专辑主题
Bioaccessibility of food-derived bio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ir health-promoting mechanisms
食品衍生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可及性及其促进健康的机制
特邀主编:
Xian Wu 助理教授,美国迈阿密大学
Email: wux57@miamioh.edu
共同主编:
孙全才 教授,江苏大学
Email: sqctp8@ujs.edu.cn
朱玉燕 助理教授,香港理工大学
Email: yuyan.zhu@polyu.edu.hk
Khizar Hayat 博士,美国迈阿密大学;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
Email: hayatk@miamioh.edu
投稿截止日期:2023年3月31日
预计发表日期:2023年6月
投稿网址: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jfutfo/default.as...
编辑部邮箱:jff@chnfood.cn
为方便编辑部确认您投稿的是专辑文章,投稿时文章类型“Article Type”请选择SI: Bioaccessibility of food-derived bio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ir health-promoting mechanisms
流行病学证据表明,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物成分,如多酚、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肽和皂苷等,有多方面的健康益处。健康的饮食可以帮助预防各种慢性疾病和病症的发展,如2型糖尿病、肥胖症、结肠炎、心血管疾病和许多类型的癌症。然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它们的生物活性、生物可及性、安全风险和基本作用机制。本专辑旨在探讨食品衍生的生物活性成分对慢性疾病和病症的影响及其促进健康的机制。
潜在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4月15日,北京产权交易中心挂出“中粮旗下中国食品拟1元底价拍卖中粮君顶酒庄55%股权”的消息,引起行业一片哗然。1元拍卖的背后实则附有昂贵的“条件”,中标者需承担君顶酒庄所欠中粮3.92亿元的债务,而其实际对外欠账总额高达5亿多元。
京华时报讯(记者常鑫),前天,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播出一组有关草莓的报道,称该栏目组记者随机在北京购买的8份草莓均检测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两种农药。
曾在麦当劳中国餐厅服役近24年的奶昔昨日正式谢幕。虽然麦当劳中国方面称此举属正常产品调整,不过在业内看来,销量的不断下滑或才是此次奶昔下架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