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地理:在湖北尽享一场鱼的盛宴

2025-04-23作者:韦耀武来源:中国食品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湖北

湖北境内河流、湖泊星罗棋布,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品种多样、数量繁多的鱼,鲫鱼、草鱼、青鱼、鳜鱼、鲈鱼等数不胜数。湖北人爱吃鱼,也善吃鱼,在湖北人手中,鱼的全身都是宝。

鱼鳞

大部分人在杀鱼时会将鱼鳞丢弃,但是湖北人却用它加工出了一道美食——鱼鳞肉皮冻。制作这道美食首选草鱼和青鱼,这两种鱼肉质厚实、味道鲜美,且水分少。鱼的重量要在十多斤以上,这个重量的鱼鳞片较大,圆润、厚实、饱满。

杀鱼时要准备一个大胶盆,将刮的鳞片都集中到这里,然后将鳞片清洗干净。接下来找一块猪肉皮,烙毛、去腥后洗净,切成长约五六厘米、宽约一厘米的条儿。锅中加入足量的水,将鱼鳞和肉皮入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其间加入料酒、味精、盐、姜等调料,炖至肉皮软烂、鳞片全化后盛入盆中。在低温条件下放上一晚,一道美味的鱼鳞肉皮冻就完成了,看上去晶莹剔透。

将鱼冻切成厚约两厘米的块儿,搭配蘸料一起吃,口感Q弹,稍嚼即化。由于鱼鳞和肉皮都富含胶原蛋白,所以鱼鳞肉皮冻成为了颇受欢迎的美容佳肴。

鱼头

湖北人对鱼头的喜爱胜过鱼肉,甚至专门吃鱼头。湖北人做鱼头时首选鲢鳙,因为它的头很大,重量大过鱼身,所以这种鱼又被称为“胖头鱼”。湖北人买胖头鱼时爱挑大的,鱼头越大,吃起来越爽、越过瘾。

去买鱼时,顾客看准后,鱼贩一伸手就将其抓起来,刀背在鱼头上猛地一磕,鱼便不再动弹,然后沿鳃下四五厘米处斜切一刀,一条鱼就一分为二。鱼贩动作麻利得很,打鳞、挖鳃、装袋,几分钟就能处理好一条鱼。

湖北人将鱼头买回家后,洗干净就做菜,不会用料酒、姜、葱腌(只有做糍粑鱼时才腌),因为他们觉得这些调味料会遮盖住鱼本身的鲜味。做的时候,先把锅烧热,加入凉油润锅,倒出油后再加油,这样鱼头入锅后不会粘锅。鱼头再大也不能剁成小块儿,要整体入锅,更不可油炸,要用煎。先在热油锅里丢数十粒花椒,煸出香味后捞出,鱼头鳃面入锅,中小火煎至微黄,翻过面再煎,然后加开水和调料。之所以要加开水,是因为冷水容易使鱼肉收缩,鱼的鲜味就释放不出来,开水可使汤汁浓白、肉质鲜嫩,水量要高出鱼身二指。此时再将切成小块儿的嫩豆腐放进去,用慢火熬20分钟左右,一锅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炖鱼头就做好了。

鱼肉

吃完鱼头,胖头鱼的鱼肉该咋办呢?因为胖头鱼的鱼肉(还有花白鲢)略瘦,且腥味重,一般人不太爱吃,所以大部分用来做鱼丸。

将鱼肉去骨、去刺、去皮,去掉肉身红色的部位,切成薄片,漂洗干净后挤去水分,再剁成鱼茸。将鱼茸放在盆里,按比例加入配制好的葱姜水,顺着一个方向搅拌,直至黏稠上劲,再加少量生粉、少许盐和几个蛋清,继续用力搅拌。搅拌好后,左手抓鱼茸,稍用力握拳,就从虎口处挤出一个小圆球,这就是鱼丸。锅中添水,将鱼丸冷水下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待鱼丸全部煮熟后捞起放入凉水盆中。

做好的鱼丸Q弹、爽口,可做鱼丸豆腐汤或鹌鹑蛋烧鱼丸。最妙的是做成白菜鱼丸汤,白菜青翠,娇嫩欲滴,鱼丸雪白如玉,再点缀上香菜和葱花,既享眼福又饱口福。

湖北人还会用鱼肉做鱼糕,这是荆州有名的小吃。在春秋战国时,荆州鱼糕已是楚国宫廷头道菜,现在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做鱼糕首选草鱼肉,和做鱼丸的程序差不多。先将鱼肉顺鱼脊骨剖成两块,去掉鱼骨、鱼皮、鱼刺和肉身少许红色部位,再把鱼肉切成细条,放入清水中浸泡半小时以上,然后换水清洗直至鱼肉纯白,挤掉水分后斩成鱼茸。将上好的去皮、去肥膘猪肉洗净,剁成肉茸,肉量约为鱼肉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将鱼茸和猪肉茸混在一起,加适量生粉、盐、生姜等调料,打入数十个鸡蛋清,顺着同一方向用力搅拌。搅拌均匀后加水,此时要逐渐加,不可一次加太多,边加水边搅拌,直至成半流质糊状。取一蒸锅,上笼蒸约40分钟后在鱼糕面上抹一层蛋黄,再蒸3分钟鱼糕就可以出锅了。

鱼糕色彩艳丽、营养丰富,具有“吃鱼不见鱼,鱼中有肉味,肉中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的特点。

鱼杂

鱼杂也是湖北人的至爱,包括鱼籽、鱼鳔,由于量少,所以价格比较贵。在饭店里,干锅鱼杂是一道很抢手的菜。

鱼杂通常和豆腐一起烧,因为只有鱼杂的话成本较高,况且也没有那么多。澄黄的鱼籽,白白的鱼鳔和豆腐,在锅中“嗞嗞”作响,香味儿满巷子窜,路过的人都止不住咂咂嘴,道一句“好香”。

鱼杂里最好吃的当数鱼鳔,有韧性,但不像猪肚那般紧实,更没有肥肠的油腻,吃上一口就不愿意停下来。

在物资匮乏的时代,我还吃过鱼肠,可以和鱼杂一起红烧,也可加青椒或是泡椒单炒。鱼肠细嫩,稍炒即熟,吃起来别有风味。由于鱼肠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用鱼肠做菜了,着实有点可惜。

在湖北人的巧手下,各种鱼、鱼的各种部位都能做成菜,花样百变,千般风味。如果你来到湖北,可以尽情享受一场鱼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