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地理:贵州羊肉粉

2025-04-23作者:张锦华 刘永飞来源:中国食品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贵州

在贵州,羊肉粉带着热辣与醇厚的人间至味,征服了一个个小瞧它的人。当羊肉粉被端上桌的那一刻,热气裹挟着羊肉独特的鲜香扑面而来,纤细、洁白的米粉浸润在奶白、浓郁的羊汤里,表面浮着星星点点的翠绿葱花和香菜,宛如一幅淡雅的山间小景图。因为羊肉粉口味较为清淡,所以店家贴心地配上了泡酸萝卜、酸菜、泡青椒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给羊肉粉增添了别样的味道。

贵州的很多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羊肉粉,比较有名的有遵义虾子羊肉粉、水城羊肉粉、金沙羊肉粉等。

遵义虾子羊肉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清朝中期,时间约为18世纪中叶。‌根据《播州杨氏家谱》的记载,‌遵义虾子羊肉粉是由一位道士在遵义遭遇旱灾时所发明,寓意着驱邪避灾,祈求风调雨顺。很快,这道美食就在当地流传开来,成为地方特色美食‌。另一种说法是,虾子羊肉粉的起源与“医圣”张仲景有关。相传在东汉末年,张仲景被派往古播旧地(今遵义)为百姓治病,他用羊肉和驱寒的药材熬制汤品,帮助百姓驱除体内的瘴气,这种汤品后来演变成了羊肉粉。

水城羊肉粉不仅是当地人早餐桌上的常客,更是远近闻名、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它以独特的制作工艺、鲜美的汤底、细腻的肉质以及爽滑的米粉,赢得了无数食客的喜欢,成为了贵州美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其实早些时候,水城地区的居民因闻不惯羊肉的膻味并不爱吃羊肉,羊通常只被用作民间祭祀的供品。20世纪80年代初,水城地区的居民逐渐摸索出了用芫荽(香菜)和蒜等调料去除羊肉膻味的方法,于是食用羊肉变得更加普遍,羊肉粉的生意也开始逐渐红火起来。

水城羊肉粉的精髓在于其汤底。选用当地放养的优质黑山羊,将精选的羊肉与羊骨一同慢炖数小时,直至汤色如乳、香气四溢。在这过程中,还需加入适量的香料,如花椒、草果、姜片等,以去腥增香,使得汤底既保留了羊肉的原汁原味,又融入了多种香料的复合香气,味道层次更为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水城羊肉粉所用的米粉以优质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磨浆、蒸煮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既保持了大米的天然清香,又具有极佳的口感——细腻而不失韧性,能够充分吸收汤汁的精华。

金沙羊肉粉代表着金沙饮食文化的精髓,2019年,金沙羊肉粉制作技艺获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从街头小吃转变为地方文化名片。金沙羊肉粉与前面两种羊肉粉的制作方法大同小异。先将带皮山羊肉整块儿下入大汤锅,水烧开后打去血沫,下入姜块儿和用纱布包好的花椒、山奈、草果、砂仁、香叶、茴香、陈皮等香料,改用小火慢炖。当羊肉被炖至能用筷子穿透时捞出晾凉,然后将肉骨分离,带皮的肉切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薄片备用,骨头再继续炖。煮米粉时,先在碗里放入适量米粉,上面铺上切好的羊肉片,然后倒扣在漏勺里下到开水锅里烫,等到粉烫透、肉烫嫩、碗烫热后取出,最后浇上骨头汤、油辣椒,撒上葱花、芫荽段即可。

在贵州,羊肉粉不仅是一碗吃食,更是贵州人生活的写照,它包含着这片土地的质朴与热情,用最实在的味道温暖着每一个食客的胃与心,也让每一个尝过的人都深深记住了独特的贵州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