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30
美食地理:华容团子
2025-04-30
美食地理:重庆的美食诱惑
2025-04-30
食品产业破局发展,艺康创新助力全球食安新生态
2025-04-30
食品产业破局发展,艺康创新助力全球食安新生态
美食地理:华容团子
2025-04-30作者:小乙来源:中国食品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团子是三国时期传承下来的非遗美食,也是我的老家——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著名的特色小吃,圆如垒球,大亦如之。团子的外皮为米制欠子(约一厘米厚),里面包馅,集米饭、菜肴于一体,食之方便,味道佳美,深受老少喜爱。
华容县坐落于长江南岸与洞庭湖北岸之间,华容团子这一独特美食串联起这片土地上的千年饮食文化。华容县当地考古发掘证明,早在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这里居住、耕牧,并进入了以人工栽培水稻为主要标志的原始发达农业时期。此地物产丰饶,勤劳、聪明的华容人民很早便学会了制作各种美食。《上古食器考》载:“教稼穑渔猎之术。乃制釜甑,取洞庭水,萃五谷精,酿而为饮,蒸而为食”,这就是以甑蒸团子的最早记载。
关于吃团子的起源,民间认为与蜀国大将关羽密切相关。赤壁大战后,关羽奉命率领五百精兵悄然潜入华容道的芦苇深处,静候曹操的败军。那时的华容地域辽阔,蜿蜒百里,横跨今日的湖南与湖北,两旁芦苇如海,道路泥泞难行,正是埋伏的绝佳之地。关羽和士兵们隐匿于这片荒凉之地,为了不暴露行踪,连炊烟都不敢升起,不得不向华容县令求助,希望能得到食物补给。那时,华容属于东吴的领地,吴蜀正联手对抗曹操,华容县令自然不敢怠慢关羽的请求。他命人将大米磨成粉末,揉捏成泥状,再分成若干小团,每个小团中间挖出一个空洞,填入热腾腾的菜肴,封口后再搓圆,放入蒸笼中用烈火蒸熟,这便是团子的雏形。团子蒸熟后,县令立刻派人送往关羽军中。皮冷芯热,既有米饭又有菜肴的团子,不仅温暖了关羽和士兵们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这段佳话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令人动容。
团子看着其貌不扬,制作方法却极其复杂,从选米、磨粉、包馅到蒸煮,每一步都蕴含着深深的匠心。我母亲做的团子有滋有味,特别香软,做法如下。首先,将糯米与粳米按比例(糯米比粳米要多,以保证团子的独特口感和黏稠度)放入饭米篓中轻轻淘洗,之后放置在阴凉的角落静静晾干。然后进行下一步——人工磨米浆,这一步需要至少两个人默契配合,一人掌舵,一人推杆。由于磨米浆所需时间较长,我们兄弟三人通常轮流上阵,与母亲一起推动那沉重的磨杆。虽然我们在两个多小时的劳作中都有机会喘息,但干到最后还是筋疲力尽,饥饿感随之袭来,心中默默期盼着能够快点结束。磨米浆这一浩大工程结束后,母亲随即准备一块纱布,倒入磨好的米浆,慢慢等待水过滤完。然后将米浆放到一个大盆里,加一点水反复揉捏。这个过程是比较吃力的,一般父亲作为主力,我和大哥助力,小弟只能旁观。
米浆的准备工作告一段落后,母亲便开始制作馅料。母亲将腊肉、卤豆干子、卤海带、榨菜、大蒜、姜、香葱、卤藕、梅干菜、辣椒等细细剁碎,进行调味后放入锅里炒,待香气四溢后盛出放凉。
终于,所有的材料准备就绪,开始进入最后也是最精彩的阶段——包团子。母亲像一位艺术家,取一小团米浆轻轻地在掌心里揉捏,直到它变成一个手掌大小的圆饼状。接着,母亲将冷却好的馅料放入圆饼中,再巧妙地将边缘捏合,轻轻揉捏成一个苹果大小的圆球状,象征团团圆圆。在包制过程中,母亲总是提醒我们捏团子的力度要适中,不能太薄,否则容易破裂,露馅、流油,影响美观;也不能太厚,否则难以熟透,也咬不动。可以说,每一个团子都是对技巧和耐心的考验,也是对家的味道的传承。
捏好全部团子后,父亲便将它们一个个均匀地摆到木蒸格里,放到铁锅上蒸。大哥熟练地往灶膛里添柴火,我和小弟也没有闲着,不断地从屋外运来一些干柴,或者把多余的灶灰弄到屋后的菜地里。
30分钟后,第一笼团子便蒸熟了。母亲揭开锅盖,一缕缕白色的热蒸气袅袅升起,厨房瞬间变成了飘渺的仙境。母亲将热气吹散,只见那些团子排列得整整齐齐,仿佛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每一个都高高隆起,圆润光亮、晶莹剔透,透出的淡淡米香更是挑逗着每一个人的味蕾。我们兄弟三个迫不及待地捧起一个,先浅浅地咬一小口,软软糯糯的,稻谷原有的香味瞬间在舌尖漫开,再满满地吃上一大口,鲜香的馅料在唇齿间“缠绵”,越嚼越香。
放凉的团子有多种吃法,蒸着吃原汁原味,软软绵绵,细腻丝滑;煎着吃香气扑鼻,唇齿留香;炸着吃外焦里嫩,回味无穷;烤着吃外脆里嫩,有着别样的味道。
团子虽小,但它承载的是每个家庭最美好的愿望,饱含着母亲对子女、对家庭深沉的爱。岁月流转,慈母虽已离世,但我对团子的情感却愈发深厚,小时候全家人一起包团子的往事成为我心中永远无法忘却的温暖记忆。
2024年,华容团子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制作工艺,被正式列入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对华容团子文化价值的认可,也为这一传统美食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华容团子这个曾经只属于节日的美食,如今已经走上了寻常百姓的餐桌,在现代商业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不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慰藉,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必将延续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