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地理:潮汕炒麻叶

2025-07-25作者:黄超鹏来源:中国食品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如果要选择一种青菜来代表潮汕人,私认为非麻叶莫属。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也说,这种菜只有潮州人才懂得欣赏。

在我的家乡潮汕,麻叶算是一种青菜,一说采自黄麻,一说采自红麻。我上网查了一下,不敢确定红麻与黄麻是否为同一种,家中长辈又说是一种叫“甜麻”的麻叶。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麻植,最常见的作用是制造麻绳与麻布袋,因其外皮韧、纤维多,吸湿性能又好,故经久耐用,是上佳的材料。以前的穷苦人家不想浪费麻叶,便摘回家当菜食用,跟番薯叶一样,成了家常菜。

麻叶的烹饪方法比一般青菜多了一道工序,得挑选一些嫩叶,不带枝条,先在滚水里煮过捞出以去其苦味,也有人会在水中加入食盐以便快速去除苦涩。待油锅烧热,加入蒜、姜、豆瓣酱和沥干水分的麻叶爆炒,与豆瓣酱同炒是常见做法,没有豆瓣酱则可用酱油代替。也有潮汕人坚持,只有蒜瓣和普宁豆瓣酱炒出来的麻叶才最传统、最合拍,而且炒菜用的油一定得是“猪朥”(潮州人管猪油叫“猪朥”)。猪油比植物油更香,而麻叶吸油,所以炒麻叶时得加比平常炒菜多一半的油。但在旧时,穷苦人家多无荤腥油水,没有足够猪油煮出来的麻叶,其口感可想而知。

另外,麻叶飞水后同样可以煮汤,和上汤桑叶的做法类似,“上汤”是外地人比较能接受的一种吃法。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菜市场中各式各样的青菜应有尽有,加上麻叶带苦涩味,口感粗,初尝之下会觉得刮嘴,并不为人所好,于是渐渐退出了家乡人的日常生活,我也是到省城读书后才在潮州菜馆里吃到炒麻叶这道菜。

但如今,富含膳食纤维的麻叶,从最粗、最陋、最不屑的食材一跃成为人们的健康饮食新时尚,有点风水轮流转的复古感。人们种植麻叶不再用来制作麻绳,而是专门用来食用,最当季的时节是在夏季,具有清热祛暑、平喘利尿等作用。筛选后的食用麻叶更加易于入口,身价也大增,成为都市中各大潮汕菜馆必点的招牌菜,仿佛菜谱上没有一道炒麻叶,就不能称为正宗的潮汕菜馆。厨房里的潮汕大厨,炒不出一道美味的麻叶,也不能称为合格的潮汕厨师。

潮汕人爱吃麻叶,跟爱吃苦瓜一样,其实是爱它的秉性,外韧内强,内敛有味。善用麻叶,废物利用,侧面印证了种田如绣花的潮汕人的烹饪智慧和勤劳刻苦,万物皆可当菜入肴。尝一口麻叶,慢慢回味,慢慢体会那种苦后来甘、甘中带甜的滋味,道出的正是潮汕人崇尚的吃苦耐劳、先苦后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