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羊乳产业大有可为——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葛武鹏

2025-08-20作者:陈之秀来源:食品界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乳制品已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品。近年来,羊乳成为继牛乳之后的又一个新兴乳品产业。鉴于此,《食品界》记者陈之秀就羊乳产业的相关问题专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乳品研究专家葛武鹏。

羊乳与牛乳的区别

“牛乳本身品质优良,然而部分人群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还有些人会对牛乳过敏。从营养吸收层面分析,羊乳相对更具优势。如果你喝牛乳并无不良反应,喝牛乳也无可厚非,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补充。”葛武鹏表示,牛乳对中国人营养状况改善和提升功不可没。在中国整个乳品结构里,牛乳占据了90%-94%的份额,而羊乳属于小品种乳。小品种乳里包括羊乳、驼乳、马乳、水牛乳、牦牛乳等,这些小品种乳占乳品份额的6%-10%。因此,羊乳只能满足部分人群需求。此外,羊乳价格普遍偏高,比牛乳要高出一倍,所以羊乳主要是适宜于中高收入以上人群以及追求高品质生活人群的一种优质乳源。

葛武鹏说:“所有的商品都是物有所值的。陕西羊乳加工的装备水平是世界一流的,这也是国际同行给出的评价。近些年来,陕西集成了全球的乳品加工新技术和新装备,并借助于AI技术,生产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更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更稳定。过去,曾有人断言,陕西的羊乳产业规模小、不成气候且装备落后,这种观点无疑是片面且错误的。”

科研项目支撑产业进步

“羊乳产业是陕西的特色优势产业。陕西羊乳占全国羊乳市场85%的份额。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以下简称‘婴配粉’)为代表,其市场影响力是最早辐射到全国的。”葛武鹏说,为助力陕西优势羊乳产业的发展,他的团队进行了持续六年的羊乳婴配粉喂养项目的研究。

葛武鹏说:“这个项目聚焦于对比生命早期1000天里,婴幼儿食用婴配羊乳粉、婴配牛乳粉在肠道微生态多样性、智力发育、身体机能、体格成长等多方面的参数。经研究发现,婴配羊乳粉展现出诸多优势,尤其是对中国婴幼儿群体而言。研究表明,不同人种的母乳营养成分是有差异的,全球有许多科研团队都在致力于构建不同人群的母乳数据库,而羊乳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我们团队开展的这项研究,样本量超过800多名婴幼儿,整个研究遵循自愿参与的原则,有着严谨的医学依据,并严格符合伦理道德的要求。我们对吃婴配羊乳粉的婴幼儿跟踪到3至10岁。这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普遍身体匀称、思维敏捷、力量大、耐力好,运动协调性也非常好。按孩子家长的说法,小孩不胖,但是肉都很瓷实,不太生病,抵抗力强。”葛武鹏说。

葛武鹏自豪地说:“截至目前,参与这项研究的几百个‘羊乳宝宝’家长,都和我保持着联系,经常会反馈孩子当前生长发育的状况,并会将羊乳喂养的好处口口相传给周边人群,这种切身感受的口碑宣传,对婴幼羊乳粉的产业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当然,这一切得益于婴幼羊乳粉生产企业与科研团队的紧密协作,企业的积极参与,为该项目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近年来,婴配羊乳粉市场反响热烈,销量持续攀升,也正是这个科研项目成果对市场态势的强效助力。”

葛武鹏表示,随着国家标准的不断优化,特别是新版的婴配国家标准的实施,这个项目是配合整个羊乳产业提质增效的一项工作,也为陕西的婴配羊乳粉的二次注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是关键

“简单地说,婴配羊乳粉的关键技术主要在于生物性危害和化学性危害的防控。按照GMP(良好生产规范)的标准和HACCP认证(危害分析有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程序,各羊乳企业的技术管控是十分严格的。”葛武鹏说,现在要通过注册审核,才能获得婴配羊乳粉生产资质,生物性危害指标不过关,是根本注册不了的。所谓生物性危害,包括阪崎克罗诺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冷菌、单增李斯特菌等多种有害微生物。他的团队不仅仅专注于开展基因分型、传播途径等基础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更针对这些危害因子的防控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并已经在行业头部企业中进行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葛武鹏说:“所谓化学性危害,从过去讲的三聚氰胺,到现在的塑化剂、高氯酸盐、氯酸盐、氯丙醇酯等等,都有相应的污染排查和防控技术,这为乳品安全筑牢了坚实防线。从2014年到现在,我国已进行了连续十多年的风险监测。陕西婴配羊乳粉都是合格的,有些指标甚至优于进口产品,这是陕西羊乳产业这么多年来持续努力的成果,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也是厚积薄发的一个过程。”

葛武鹏强调,食品安全只能代表过去,过往表现出色并不意味着永远高枕无忧。所以,全球范围内,乳及乳制品领域的生物性危害和化学性危害的威胁是一直存在的。国际上以生物性危害为主,即便是一些国际知名的头部品牌乳企,也不乏遭受生物性危害侵袭的个别案例与事件。而国内,因为受养殖方式、环境、条件、规模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以化学性危害更为突出,包括农(兽)药残留问题,尤其需要持续予以高度关注,并强化严格监管。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绝非乳业所面临的独有挑战,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都是第一责任人。这份责任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高悬于头顶,容不得丝毫懈怠与疏忽,必须时刻保持警醒,全力守护食品安全防线。

进口乳粉未必适合中国宝宝

“有些年轻的爸爸妈妈总认为进口的乳粉好,这个观点是偏颇的。因为,进口乳粉尽管价格高昂,但未必完全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需求。因此,必须科学面对这个问题。婴幼儿的最佳食品是母乳,然而不同人种的母乳存在显著差异。多年来,国内乳品科技工作者持续深耕钻研,加之国家标准的持续优化以及新国家标准的颁布施行,全方位为中国宝宝的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实堤坝,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葛武鹏说,我国政府对生产企业的要求也很严格,特别是婴配生产企业注册制方法的实行,使那些不符合新的生产标准要求的企业自然被市场淘汰。他认为,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有力推动了乳品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葛武鹏表示,前些年,通过国际邮购、香港代购婴配乳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国家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精力着力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重塑国人对国产婴配奶粉的信心。经过不懈努力,这几年已经初见成效,国产婴配奶粉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可以期待,中国乳业的质量安全将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更加充满信心。

要开发和推广功能性羊乳产品

葛武鹏强调,若要实现羊乳产品的深度开发与广泛推广,离不开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单位,乃至社会各界、媒体以及广大民众等多层面的共同关注,持续开展市场培育与宣传推广工作至关重要。陕西省政府每年都有“陕西羊奶健康中国行”的相关活动和宣传。特别是羊奶核心生产区的富平,还有一个口号叫“富平山羊奶,强壮中国人”。这个口号推了好多年,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在政府的大力扶持、悉心呵护以及各方齐心协力的努力下,羊乳产业的份额有望不断攀升,占比不断增大。也希望中国羊乳的市场份额能达到10%,甚至更高,这样就需要在现在的规模和基础上至少放大一倍才能实现。

“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讲,陕西提出了千亿羊乳产业计划,也就是说,占比能达到15%的份额,就能基本实现该目标,这样就非常好了。当然,加上国家的支持,省、地市各级政府的共同推进,可能占比还会更高。”葛武鹏说,现在除了陕西之外,山东、云南也有传统的养殖业。内蒙古、河南、甘肃等地也都在推进羊乳产业的发展,从养殖端开始培育乳源,然后再一步步向前推进,这也是羊乳产业的幸事,期待中国乳业牛羊并举,健康发展,为中国人健康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乳品资源。

葛武鹏提到,国家对羊乳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2023年,国家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和陕西省政府四单位联合发布了陕西羊乳制品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建设方案的文件。这份文件以国家层面针对羊乳这一小众品类进行政策引导与推动,在行业内确属罕见,充分彰显了国家及陕西省政府对羊乳产业的重视程度之高。

“近几年,牛乳产业呈现区域饱和、局部震荡,甚至少数地方出现负增长,而羊乳前些年始终以30%的速度递增,这几年也依然保持着10%左右的增长速度,这也雄辩地说明:发展羊乳产业是大有可为的。”葛武鹏如是说。

本期人物:

葛武鹏,男,1965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兼任陕西省乳山羊产业技术体系乳品加工的岗位科学家、陕西省乳山羊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产品开发岗位科学家、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陕西省标准化协会会长。主要从事乳及乳制品科学研究,涉及乳及乳制品的基础应用科学、食品生物技术、生产工艺技术、品质控制技术、乳品检测与食品安全技术、新产品研发、食品加工新工艺及新技术的应用等,同时注重解决乳品工业中影响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乳品快速检测等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