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食”刻:猪头肉香

2025-10-27作者:陆明华来源:中国食品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节节高,猪头肉这种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渐渐淡出了人们的餐桌,可在我小的时候,它却是让我念念不忘的美味。

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猪头肉并非时常能吃到,只有在逢年过节时,家里人才会做上一回。

父亲将一个白胖胖的大猪头买回家后,爷爷便开始打理。他拿出铁棍、刮刀、镊子等,又是烫,又是刮,又是拔,直到把那布满长短细毛的猪头打理得干干净净。然后,爷爷将打理好的猪头放入清水锅中,放齐葱、姜、酒、盐后,用小火慢煨四五个小时。

灶间里热气腾腾,灶膛里不时传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火苗欢快地“舔”着锅底,猪头肉的香味逐渐从锅里漫溢出来。那味道,起初尚带着些许生肉的腥味,接着是调料的复合气息,最后才是猪头肉特有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正、越来越醇,直往人鼻子里钻,勾得我坐立难安。

图片


等将猪头煨得骨肉分离,色泽也愈发深沉之际,爷爷趁热捞出拆骨。拆猪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我和妹妹都兴奋地围着桌子转,说起来是帮着打下手,实则是想第一时间吃掉那些拆下的碎肉。那猪头肉确实很香,尤其是紧贴着腮帮子的脸颊部位,皮厚、肉韧,简直就是人间至味,怎么也吃不够。吃完碎肉后我们就把骨头随手扔到桌脚,立马就被久候在一边的小黑狗给叼了去,一边啃一边摇头摆尾,开心得很。

儿时,小镇集市上的猪头肉也很好吃,色泽红润,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生意好的熏烧摊子上,摊主一刻也停不下来,直到卖得空空如也才收摊走人。父亲有时也会买上一点,让我们解解馋。

其实,猪头肉要想做得好吃并不简单。先要用滚烫的松香水把猪头上的细毛褪干净,然后割下猪的耳朵、口条等,再将猪头一分为二,卖熏烧的谓之“劈”。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藏着师傅的功夫,一刀下去要劈得不左不右,否则猪头肉就会没有“形”,很难看。

接下来就是“汰”,即用清水洗净。汰得不干净,味道会不纯正,有血腥味。“汰”好后,把猪头等放进盛满老卤并加了调料的大铁锅里炖煮,最好用煤炉文火慢煨。

据说,每个卖猪头肉的店铺里都有一个大坛子,里面装着老卤,烧制时放点老卤,肉才更有味。至于调料,这是非常讲究且最具个性的。不同的师傅能烧出不同风味的猪头肉,就是取决于调料的差异。一般情况下,调料里多为香料和药材,如茴香、桂皮、花椒等。

如今,猪头肉是价廉物美的家常美食,虽然出于身体健康方面的考虑,我对猪头肉也开始敬而远之,但是儿时吃猪头肉时的那种满足和开心,我却永远无法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