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APPS | 益生菌酸奶全面回顾:营养调节、风味改善、健康益处和加工技术进步
2025-09-29
FSHW | 商业生产的凤尾鱼酱长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变化
2025-09-29
《食品科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赵冰正高级工程师等:梯度升温与恒温杀菌工艺对自贡冷吃牛肉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025-09-29
《食品科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唐晓波研究员、张厅副研究员等:不同杀青方式对‘白牛早’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低耗能可持续 新技术快速将海水变成饮用水
2020-08-19作者:来源:中国食品报网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据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近日发表的材料学最新研究,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和国际同行开发出一种新型咸水淡化技术,可以利用特殊材料快速将海水等咸水转化成饮用水,并在阳光照射后重复使用相关材料。
从海水中取得淡水的过程,即所谓海水淡化。一般所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海水冻结法、电渗析法、蒸馏法、反渗透法以及碳酸铵离子交换法等。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将聚螺吡喃丙烯酸酯加入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孔隙中,获得一种名为“PSP-MIL-53”的材料。据介绍,这种材料可以在30分钟内将海水等咸水中的盐分及有害颗粒吸附出来,并使水质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安全标准。随后,只要经过阳光照射,材料就会很快释放出吸附的盐分等颗粒,从而可以重复使用。每公斤这种材料每天可以过滤出139.5升饮用水,且耗能远低于现有咸水淡化技术。
研究主导人员、莫纳什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王焕庭表示,世界范围内解决饮用水短缺危机的方法之一,就是对海水等咸水进行淡化。不过目前常用技术存在高耗能、需要加入额外化学物质等缺点,而这种新型技术可以利用阳光实现可持续的咸水淡化,为发展低耗能、具有可持续性的咸水淡化技术开辟出一条全新道路。
(本文由“食品科学网”转载,文章来源于中国食品报网 ,作者 张梦然。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