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APPS | 益生菌酸奶全面回顾:营养调节、风味改善、健康益处和加工技术进步
2025-09-29
FSHW | 商业生产的凤尾鱼酱长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变化
2025-09-29
《食品科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赵冰正高级工程师等:梯度升温与恒温杀菌工艺对自贡冷吃牛肉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025-09-29
《食品科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唐晓波研究员、张厅副研究员等:不同杀青方式对‘白牛早’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台湾大学潘敏雄教授:主要异黄酮苷元及其代谢物的生物利用度和健康益处
2020-09-28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潘敏雄教授于8月26日在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上在线发表了文章《Bioavailability and health benefits of major isoflavone aglycones and their metabolites》,系统阐述了糖苷配基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代谢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其在预防治疗疾病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潘敏雄教授为本文通信作者。
异黄酮储存在各种植物中,广泛存在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且含量也不尽相同。然而,异黄酮苷元很少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但在发酵食品中含量较高。异黄酮苷元具有较高的脂溶性,易于通过肠绒毛,比葡萄糖苷具有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近年来,异黄酮苷元及其代谢物在不同疾病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的萧雨萱、潘敏雄*和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的何其傥整理并收集了近十年来糖苷配基及其代谢产物对人体代谢的生物利用度的最新报告,以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各种疾病(如癌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骨质疏松症)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不同途径的最新研究发现和证据。
潘敏雄教授为台湾大学医学院生化暨分子生物学博士,目前任教于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至目前已发表220 篇以上科学文章,16 篇书本的文章,潘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保健食品及天然物在癌症化学预防机转之研究,主要的研究材料为橘科类、姜科类、茶类、蓝莓类、水产贝类及藻类等天然物与慢性疾病的相关研究包括癌症、肝纤维化、肠道菌相及肥胖等。目前亦担任台湾保健食品学会秘书长、《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杂志副主编、《Current Research in Nutrition and Food Science》杂志主编。
第一作者简介
萧雨萱 博 士
萧雨萱博士于2019年1月至今,担任台湾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09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担任辅仁大学研究助理。2009年毕业于辅仁大学食品科学系,2018年获得私立辅仁大学食品营养博士学位。
该文章《Bioavailability and health benefits of major isoflavone aglycones and their metabolites》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11月第7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