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APPS | 益生菌酸奶全面回顾:营养调节、风味改善、健康益处和加工技术进步
2025-09-29
FSHW | 商业生产的凤尾鱼酱长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变化
2025-09-29
《食品科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赵冰正高级工程师等:梯度升温与恒温杀菌工艺对自贡冷吃牛肉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025-09-29
《食品科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唐晓波研究员、张厅副研究员等:不同杀青方式对‘白牛早’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南开大学张燕教授和王硕教授: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对大鼠肠道细菌组成和
2021-01-05作者:来源:食品科学微信公众号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并[4,5-b]吡啶(2-Amino-1-methyl-6-phenylimidazo[4,5-b]pyridine,PhIP)是最丰富的杂环胺之一,是热加工富含蛋白质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质。研究表明,PhIP可在啮齿动物中诱发结肠肿瘤,但其机制尚不清楚。天津科技大学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Xiuli Zhao与南开大学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的Yan Zhang*、Shuo Wang*等人旨在探讨PhIP诱导大鼠结肠损伤的机制。16S rRNA基因测序和代谢组学结果表明,PhIP破坏肠道细菌组成,影响甘油磷脂代谢和亚油酸代谢。同时,PhIP抑制了肠道菌群的脂质代谢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转录组学揭示PhIP显著抑制结肠中与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脂肪酸延伸、脂肪酸降解和甘油脂质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集合的表达。研究结果为研究PhIP诱发结肠损伤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进一步了解PhIP的毒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信作者简介
张燕 教授
张燕,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博士生导师
一、教育背景
1989.09---1993.07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本科
1994.09---1997.07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硕士
2001.09---2005.04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 博士
二、工作经历
1997.07---1999.10天津科技大学助教
1999.11---2004.10天津科技大学讲师
2004.11---2009.10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
2009.11---2018.01天津科技大学教授
2009.09---2010.03美国FDA食品安全与技术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8.01---至今南开大学教授
三、研究方向
1. 食品加工过程中健康危害物的产生机制,危害作用机制及膳食营养干预
2. 食品加工过程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
3.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新技术
王硕 教授
王硕,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专家组专家、“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科技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现担任LWT-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学术期刊编委。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
一、教育背景
1987.9---1991.7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生物学专业 本科
1992.5---1994.7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业、食品和自然资源学院 硕士
1995.9---1999.3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农业、食品和自然资源学院 博士
二、工作经历
1991.7---1992.4 天津环境科学保护研究所
1999.3---2001.3 悉尼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院 博士后
2001.3---2003.9 悉尼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院 研究员
2003.9---2017.3 天津科技大学 特聘教授
2017.3---至今 南开大学 特聘教授
三、研究方向(包括承担课题项目)
1.小分子免疫检测理论和检测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仿生抗体”合成与反应机理及替代生物抗体免疫检测理论和检测技术
3.食品加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4.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该文章《2-Amino-1-methyl-6-phenylimidazo[4,5-b]pyridine Induced Colon Injury by Disrupting the Intestinal Bacterial Composition and Lipid Metabolic Pathways in Rats》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