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HW:长期食用热加工棕榈油或芥花油可改变大鼠的肠道微生物菌群

2021-03-22作者:来源:食品科学杂志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原标题:FSHW:长期食用热加工棕榈油或芥花油可改变大鼠的肠道微生物菌群

Introduction

脂肪在烹饪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油炸中。油炸是将食物在油中以150 ℃以上的高温加热,降低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增加游离脂肪酸、极性物质和聚合物的过程。因此,棕榈油因其饱和脂肪酸(SFA)含量高而被认为适合油炸,在世界食品加工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然而,饮食指南建议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取量,以不饱和脂肪取代,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事实上,低芥酸的芥花油富含ω-9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对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益。然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碳-碳双键,在高温烹调方法(如油炸)中易被氧化。在高温油炸中用芥花油代替棕榈油是否健康,尤其是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鲜有研究。在本研究中,武汉轻工大学的Mengcheng Ruan、Yiran Bu、Zhiguo Liu、Hualin Wang等旨在探讨与棕榈油相比,热氧化芥花油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

肠道微生物群在葡萄糖和脂类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肠道微生物群会改变宿主的免疫系统,造成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如炎症性肠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甚至神经系统疾病。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受到宿主和饮食的双重改变。膳食脂肪对肠道微生物群有重要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高脂肪摄入诱导了肠道微生物群在门和属水平上的变化,同时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导致高脂肪饮食诱导肥胖和代谢紊乱。不同的食用油对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有不同的影响:多不饱和脂类被称为益生元,饱和脂类或单不饱和脂类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比较复杂。在特定的无病原体(SPF)小鼠模型中,高棕榈油饮食喂养提升了梭状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抑制了拟杆菌属。另一项研究发现,食用棕榈油刺激了脱硫弧菌科的增殖,并降低了理研菌科的相对丰度。然而,热氧化棕榈油对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仍然未知。一项临床研究说明,富含芥花油的饮食与超重者的链球菌、TepidimicrobiumRobinsoniellaTuricibacter的相对丰度较高相关;与肥胖者的Parabacteroides、普雷沃氏菌属、FlexithrixFusibacter、肠杆菌和厚壁菌的相对丰度有关。另有研究表明,非加热芥花油喂养可增加乳酸菌的相对丰度,油炸芥花油可抑制大鼠普雷沃氏菌的增殖。本研究比较了新鲜或加热芥花油和棕榈油喂养大鼠3个月后的肠道微生物群,揭示了高温加热对膳食脂肪的影响。

Results

高脂饮食对大鼠的肥胖和肝脏脂肪变性没有诱导作用

棕榈油富含SFA和MUFA,但缺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芥花油富含单不饱和油酸,且含有不到1%的芥酸。此外,加热过程略微降低了棕榈油和芥花油中PUFA的含量,增加了SFA。

饲喂3个月后,与对照(CON)组相比,4个高脂饮食组(非加热棕榈油(POC)、加热棕榈油(POH)、非加热芥花油(COC)加热芥花油(COH))均未出现肥胖现象(图1A,1B)。此外,肝组织学染色表明,高脂饮食并没有引起肝脏异位脂质蓄积(图1C)。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