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APPS | 益生菌酸奶全面回顾:营养调节、风味改善、健康益处和加工技术进步
2025-09-29
FSHW | 商业生产的凤尾鱼酱长期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变化
2025-09-29
《食品科学》: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赵冰正高级工程师等:梯度升温与恒温杀菌工艺对自贡冷吃牛肉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2025-09-29
《食品科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唐晓波研究员、张厅副研究员等:不同杀青方式对‘白牛早’绿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宋传奎教授在天然产物顶级期刊发表综述
2021-09-15作者:来源:安徽农业大学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近期,天然产物领域国际顶级期Natural Product Reports ( 《天然产物报告》 ,影响因子IF = 13.4236)在线发表了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宋传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长篇综述“Structure-function relationship of terpenoid glycosyltransferases from plants”(DOI: 10.1039/D1NP00038A)。该工作由宋传奎教授联合安徽农业大学讲席教授、慕尼黑工业大学Wilfried Schwab教授合作完成。
萜类化合物是天然物质中最多的一类物质,有些具有较强的香气和生理活性。在植物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可使自身不受到毒害的保护机制,其中糖基转移酶是这一复杂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香气物质糖苷化对植物体内挥发性物质的动态平衡、细胞内存储以及长距离运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论文系统梳理了糖苷结合态萜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积累特点,总结了植物中控制单萜、倍半萜、二萜及三萜糖苷等合成相关的糖基转移酶UGTs的功能特征,发现GT1家族中存在至少13个亚家族与萜类糖苷合成相关;在此基础上,作者通过大量序列对比、结合已发表的UGTs晶体结构及分子模拟对接,分析阐述了与萜类物质(图1)、糖配体及产物特异性形成有关的氨基酸残基,讨论了参与萜类糖苷合成的UGTs蛋白的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图2),并就未来萜类物质糖苷合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1133030;31870678;32022076),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目(1908085J12)、德国自然科学基金 (SCHW634/32-1;SCHW634/34-1)的资助。
图1. 糖基转移酶UGT76G1与底物结合的关键氨基酸分析
图2. 与萜类糖苷合成相关的75UGTs中保守的氨基酸位点分析
专家介绍
宋传奎 教授
宋传奎,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20),入选安徽省青年“知名专家”,合肥市“知名专家”等。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博士学位。2016年任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PI,主要研究方向为茶树次生代谢与调控,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并列)在Molecular Plant、New Phytologist、Plant Physiology、Plant Journal、Plant Cell Environment 等植物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的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研发等。为Nat Prod Rep、Plant Biotechnol J、Hortic Res、Crop J、Food Chem、J Agric Food Chem 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本文由“食品科学网”转载,文章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 。图片来源于文章原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