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告-张书文副研究员-我国奶酪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1-10-13作者:来源:食品科学杂志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张书文 副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十佳杰出青年科技人才,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乳品中心访问学者;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社会兼职;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客座研究生导师;《乳业科学与技术》、《中国乳业》杂志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从事乳品加工与营养研究,主要研究方向:1)发酵乳及奶酪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2)功能性乳基料加工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3)新技术在乳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北京市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开放基金等项目或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共计14项;主持及参加了企业横向合作项目共计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10项;通过省部级成果鉴定5项;参编著作2部;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2019年)、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等科技奖励共计6项。

报告题目

我国奶酪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 要

奶酪具有“奶黄金”的美誉,营养价值丰富,富含优质蛋白和天然钙质,适合各类人群消费。奶酪是发达国家人们日常膳食的重要乳制品,年人均消费24kg左右,总产量稳居乳制品之首。全球现有130多个国家生产奶酪,奶酪产业消耗原料乳占总量的50%左右,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规模大、工艺连续及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而且乳清营养成分及水分全部得到回收利用,生产种类丰富的乳基配料,极大地延长了乳品加工产业链。
我国奶酪的生产和消费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仅有0.5%的原料乳用于奶酪生产,主要生产企业有妙可蓝多、三元、光明、伊利、蒙牛等,产品主要为奶酪棒和再制奶酪片。当前,我国奶酪加工业仍存在加工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核心加工技术缺乏、加工装备自动化程度低、乳清未得到回收及产业体系不健全导致成本高等问题。
进入营养健康时代,随着消费的升级、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及快餐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奶酪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年增幅在30%以上。2020年我国国内奶酪消费量近18万t,未来奶酪必将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膳食的重要营养乳品。奶酪生产对大幅度提高原料乳利用率、提升乳品加工附加值、丰富乳制品种类、延长乳业产业链、推动乳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