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辉教授:玉木耳多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功能、抗氧化活性和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
2023-08-04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玉木耳多糖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功能、抗氧化活性和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研究
非酒精性脂肪酸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acid liver disease,NAFLD)是全球公认的健康问题。食用菌多糖具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潜力。我们发现玉木耳多糖(Auricularia cornea var. Li. polysaccharides,ACP)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其缓解非酒精性脂肪肝却鲜有报道。本研究分析了玉木耳多糖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分析了组织学和肝脏脂质谱,评估ACP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改善作用;研究ACP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CP可显著降低体内胰岛素抵抗(HOMAIR)、体脂、肝脏指数率和体重增加(P<0.05)。改善了HDL-C水平,同时降低了最初由HFD触发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ACP介导还可显著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 & E技术表明ACP介导可降低肝脏脂质积累,降低肝脏损害风险(P<0.05),降低肝脏丙二醛(MDA)水平,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示ACP抗氧化能力。灌胃ACP可降低IL-6、IL-1β和TNF-α等促炎因子的生成,同时伴有IL-4水平的升高。ACP可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微生物结构,使其接近正常模式。综上,ACP通过改善肝脏特性和调节结肠菌群组成来保护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结果表明ACP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一个有效途径。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微生物药物学创新中心
孔祥辉,博士,黑龙江省高层次D类人才,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科学院食药用菌精深加工团队学术带头人,黑龙江省科学院食品微生物学科带头人,黑龙江省微生物学会和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食用菌功效成分提取、活性、作用机制、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主持和负责完成国家科技支撑、省重大、院市级项目20余项,主持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以排名第一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0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收录一区2篇,一区TOP期刊1篇);主编《黑木耳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功效成分及临床应用》《北方黑木耳和猴头菇栽培关键技术》等专著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