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高昊教授:常用中药化学成分和药效物质研究
2023-08-04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我国现有中药材12000多种,常用药材约600种。据统计,我国12000多种药材中约70%-80%的品种还未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即使是已有大量研究的常用中药,一些难分离/难鉴定的化学成分仍有待阐明,存在大量“盲区成分”,更有些品种主含的化学成分都尚未被阐明,药效物质更无从揭示。如传统常用中药枸杞子,为药食同源品种,年产值超300亿元,出口过亿美元,但这样一个悠久历史的常用大宗品种,虽然有大量研究报道,其主含的小分子成分却一直未被阐明。
我们选择以枸杞子、当归、黄芪等为代表的常用大宗药材为研究对象,尤其关注药食同源品种,在结构鉴定等关键技术创新、活性成分发现和生物合成途径解析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
暨南大学科技处 处长
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 所长
高昊教授,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科技处处长,教育部中药现代化和创新药物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2005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师从姚新生院士。2008年清华大学博后出站进入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和天然药物化学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负责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广东青年五四奖章。广东省青科协副会长、广东省青联科学技术界别副主任、广东省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先后主持10余项国家基金/科技部课题。近五年发表通讯SCI论文5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专利10余项。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奖励基金、树兰医学青年奖、广东丁颖科技奖等。参与完成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奖1项。多本SCI和国内核心期刊的编委或编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委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委会、广东省药学会药物手性专委会等副主委。入选国家杰青/优青、万人领军、青年长江、青年岐黄学者、珠江特聘教授等人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