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六∣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专场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五∣综合报告五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四∣综合报告四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三∣综合报告三
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董庆利教授—动物源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风险研究进展
2023-09-06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报告标题:
动物源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风险研究进展
单增李斯特菌(LM)是食品工业面临的一大问题。生物被膜是厨房贮存和工厂加工环境中LM交叉污染的持续来源。为了解LM在我国肉及肉制品的污染情况,采用荟萃分析方法对相关污染信息开展了系统性分析。围绕LM生物被膜导致的交叉污染,在食品加工环节和家庭贮藏环节开展了系统研究:首先,研究在模拟肉类加工环节下LM的生物被膜形成情况,建立了LM在模拟肉类加工环境条件下的生物被膜形成概率边界模型,然后以牛肉汁和标准培养基为培养基质,观测了LM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和微观结构。其次,建立模拟鸡肉环境下铜绿假单胞菌与LM双菌的生物被膜形成模型,研究营养胁迫条件下LM生物被膜的形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最后,在家庭贮藏环节,定量分析LM生物被膜菌体的单次接触和连续接触转移、残留情况,并利用模型分析其转移规律,为食品加工环节中预防控制LM的生物被膜提供理论参考。近年来,许多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已被用作控制食品中LM的实用方法。益生菌及其衍生物在防控LM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并为食品中的生物控制策略提供了更好的选择。此外,在食品接触表面赋予“杀菌”、“抗黏附”或结合两种功能,可通过减少食源性致病菌在初级阶段的可逆性黏附而减少生物被膜的生成,实现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有效控制。深入开展生物被膜形成、转移等建模和机制研究,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设定清洁、消毒标准,从生物控制、材料研发等方面对LM污染进行防控,有利于降低其传播的潜在风险。
专家介绍
董庆利 教授
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