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张德权教授—肉类加工科技创新进展与展望

2023-09-11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报告标题:

肉类加工科技创新进展与展望

我国肉类产量和消费量常年保持在9 000万 t以上,居世界首位。其中,生鲜肉占80%,生鲜肉中60%为热鲜肉,加工成肉类菜肴;肉制品占20%,肉制品中60%为中式传统肉制品。但我国肉类加工业存在加工链条短、保鲜损耗大、副产利用低的突出问题。本报告综述了肉类加工在畜禽肉梯次加工、生鲜肉保鲜减损、副产品多元利用三方面的科技创新进展,重点论述了创建自主的羊肉时空多维品质评价技术、构建畜禽肉梯次加工技术体系、创建能量代谢酶翻译后修饰控僵直理论、攻克精准保鲜减损关键技术装备、研创组分多元联产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最新进展。从创新我国自主的肉品加工理论体系、促进全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绿色制造、大力发展营养健康肉制品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专家介绍


张德权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 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 首席科学家

博士,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人才、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首届“神农英才”领军人才。现任国家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任、农业农村部中式肉类菜肴制品加工技术集成实验室主任、“科创中国”肉类加工产业服务团团长。长期从事肉品加工与保鲜理论、技术研究,在畜禽肉梯次加工、生鲜肉保鲜减损、副产品多元利用方面做出了创新性业绩。主持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2 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省部级一等奖和特等奖5 项,作为农产品加工专题组组长参与《2021—2035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研究11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