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曹炜教授—蜂蜜的形成机制及生物活性研究

2023-09-15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报告标题:

蜂蜜的形成机制及生物活性研究

蜂蜜的质量受到全球消费者和业界的普遍关注。蜂蜜是如何形成的?蜂蜜和糖有何区别?围绕上述两个科学问题,利用色谱电化学指纹图谱、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系统开展了蜂蜜的花源鉴别、成熟蜂蜜的形成机制,构建了主要单花种蜂蜜的色谱指纹图谱库,首次发现来源于蜜蜂自身分泌的癸烯二酸能够鉴别成熟蜂蜜和非成熟蜂蜜,同时建立了基于羟基脂肪酸的中蜂蜂蜜和西蜂蜂蜜的鉴别方法。系统评价了蜂蜜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保护化学性肝脏损伤、预防肠炎、缓解胰岛素抵抗及调节脂肪代谢等。初步揭示了蜂蜜的形成机制和生物活性,为提高蜂蜜的质量、制定蜂蜜标准、深入认识蜂蜜的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介绍

曹 炜 教授

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背景:理学博士,化学博士后;专业:动物学;研究方向为蜂产品功能评价及质量控制研究、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产业化。现任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养蜂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蜂产品协会常务理事、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蜂产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学术技术带头人、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陕西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蜂业协会副会长、陕西省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农副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及省部级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余篇,主编及参编学术著作5 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二)、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陕西青年科技奖、中国蜂产品行业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陕西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蜂业突出贡献奖和陕西省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首席科学家等荣誉。指导和培养学生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陕西省冠军、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全国创翼之星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