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贵珊教授—活性-智能可食性膜在鲜肉保鲜中的研究及其应

2023-09-28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报告标题:

活性-智能可食性膜在鲜肉保鲜中的研究及其应用

肉类食品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具有独特感官特性的食物的最重要来源之。然而,目前热加工、冷冻及添加防腐剂等传统的延长肉品货架期的方式存在营养流失以及致癌等风险。相比之下,活性包装和智能包装通过搭载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无毒、可降解、高效等优势,并赋予包装材料特定的功能特性,可有效延缓食品品质劣变和实时监测食品品质。然而,目前尚未有全面综述可食用膜与天然活性成分的融合用以保鲜肉品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系统性的归纳了可食用膜的来源/制备技术和抗菌/抗氧化等功能特性,总结了微/纳米封装活性成分的多功能食用膜制造技术,并分析了其对膜性能的影响,评价了活性和/或智能包装在肉品保鲜方面的效果。此外,团队开发了一种含枸杞叶黄酮微胶囊和纳米TiO2的新型马铃薯淀粉西瓜皮果胶复合膜,研究了枸杞叶黄酮微胶囊和纳米TiO2添加量对复合膜的含水率、厚度、水汽渗透率、微观结构、表面形态、机械强度、紫外屏障、控释、热稳定性、抗菌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评价了薄膜在抑制滩羊肉样品的微生物生长和蛋白质变性和脂质氧化的效果。本研究对于创制高端生鲜肉新型高效绿色保鲜技术,实现高端生鲜滩羊肉及肉制品保质、减损和增值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介绍


刘贵珊 教授

宁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肉品科学与技术。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预制菜专业委员会执行专家,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专家,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畜产品加工学会理事,宁夏食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光谱学与光谱分析》(SCI收录)青年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评审专家。特色农产品贮运保鲜技术与智能装备柔性引进科技创新团队、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小高地及宁夏食品质量与安全专家服务站等平台负责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主持省部厅级科研项目13 项。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宁夏科学进步二等奖等3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39 篇(影响因子>10 的4 篇),ESI高被引1 篇;授权专利2 项;出版专著2 部。自2012年以来,培养研究生60 人,其中18 人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2 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资助,12 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 人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硕士论文,2 人获批宁夏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