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六∣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专场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五∣综合报告五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四∣综合报告四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三∣综合报告三
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蔡路昀教授—用于精准营养的水产品功能因子提取和递送体系
2023-10-10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报告标题:
用于精准营养的水产品功能因子提取和递送体系研究
水产品中富含抗氧化物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多肽等功能因子,在预防慢性疾病、抗炎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然而,恶劣的加工和消化环境会导致不稳定的功能因子降解,限制其生物利用度与活性功能。此外,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通常被废弃或仅进行低值利用。因此,本报告研究了水产品功能因子提取与活性功能,有助于综合利用水产品及其副产物,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水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结合稳态化技术以最大化利用水产品功能因子,确保其在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等领域的应用中实现精准营养的目标,最大程度发挥其健康效益。
虾青素(astaxanthin,AST)是一种主要来源于甲壳类动物的类胡萝卜素,但是较差的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限制了虾青素强大的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本研究基于静电自组装策略,利用水产品副产物壳聚糖(chitosan)与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2,2,6,6-Tetramethylpiperidinooxy,TEMPO)氧化纤维素纳米纤维(TMPO-oxidized cellulose nanofiber,TCNF)制备了负载虾青素的纳米颗粒(TCNF/CS@AST)。通过响应面试验与FTIR等理化表征,优化制备条件并研究了AST与载体相互作用及其稳态机制。TCNF/CS@AST的粒径约为130 nm,ζ电位约为-45 m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纳米颗粒呈具有多个内核的球形结构。结果表明,基于多糖构建的纳米递送体系显著改善了AST的光、温度、pH值和离子强度稳定性,能够稳定存放28 d。同时,TCNF/CS@AST表现出pH值响应释放特性,能够在胃液中聚集并在肠液中崩解释放。体外实验表明,TCNF/CS@AST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能够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活性氧的生成。总之,基于TCNF和CS纳米递送体系是水产品功能因子口服靶向递送的理想材料。
蔡路昀 教授
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食品分院 副院长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完成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浙江省万人计划,宁波市“3315”人才计划,宁波市百名创新人才,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一层次,宁波市农产品加工科技特派员团队首席专家。兼任全国生物资源提取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理事、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生物资源提取分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浙江省食品学会理事、浙江省青年高层次人才协会会员、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首批技术调查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项目、科技奖等评审专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项目20余项;主持或参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商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排名1)、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1)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论文12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或参编著作7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