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在售现制果蔬茶门店规模第一,沪上阿姨升级果蔬茶配方,重塑茶饮健康新趋势
2025-05-21
在售现制果蔬茶门店规模第一,沪上阿姨升级果蔬茶配方,重塑茶饮健康新趋势
2025-05-21
三养跨界盐津:火鸡辣味破圈魔芋零食新赛道
2025-05-21
三养跨界盐津:火鸡辣味破圈魔芋零食新赛道
2023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方正锋教授—猪肉安全及营养健康的脂质调控
2023-10-24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报告标题:
猪肉安全及营养健康的脂质调控
猪肉是我国餐桌的主导,占肉类消费量的65%,保障猪肉产量和品质对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意义重大。然而,我国猪肉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饲料产肉效率低,根本原因是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piglets per sow per year,PSY)少、肉猪饲料利用率低,导致稳定猪肉供给需要饲养更多的母猪,从而增加母猪和肉猪对饲料(粮食)消耗量;二是猪肉脂肪含量高且组成不平衡,导致“高脂饮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成为心脑血管疾病(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主要诱因。脂质(脂肪、固醇、类脂)不仅是决定猪肉风味品质的主要成分,而且是调控人和动物繁殖及健康的重要物质。脂质调控成为提高产肉效率和猪肉品质的关键突破口。项目组运用多学科交叉,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力破解猪肉吃得够且吃得健康的营养难题:1)针对脂质调控猪繁殖及健康的机制不清导致营养调控产肉效率靶向不明的痛点问题,系统研究解析了脂质对母猪发情、胎猪存活、母猪乳腺和肉猪肠道健康的调控机制,创建了脂质全程调控猪肉高效生产关键技术,母猪PSY提高到27 头以上,每吨饲料产肉量提高20 kg以上;2)针对猪肉保质保鲜难的根本问题“滴水损失多、氧化变质快”及根本原因“肌纤维系水力低、抗氧化能力不足及有害微生物和湿氧暴露加速脂质过氧化”,创建了通过饲粮营养适时调控提高肌肉系水力和抗氧化能力、天然抗菌活性体系宰后喷淋+脂质体复合可食膜包装减少有害微生物和湿氧暴露的协同抗氧化技术,显著减少原料肉滴水损失,提高加工贮藏过程中脂质抗氧化能力,使冷鲜猪肉和猪肉产品保质期延长30%以上;3)针对我国“高脂饮食”问题的根本原因“猪肉及其制品的脂肪含量高且组成不平衡、精细营养利于脂肪吸收”,系统解析了富含猪油的高脂饮食诱导慢性代谢疾病的生理机制,以及运用膳食纤维和猪源生物活性肽改善高脂饮食条件下糖脂代谢的机理,创制了通过调控皮下脂肪厚度(21~25 mm)改善猪肉肥瘦比的营养关键技术,研发了香肠膳食纤维脂肪替代技术和生物胺微生物消减技术,使香肠保持口感的同时总脂肪含量下降20%、生物胺含量控制在140 mg/kg以内,显著提高了猪肉产品的脂肪平衡性、从源头上降低了食用猪肉的高脂风险。
方正锋 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院长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美国贝勒医学院儿童营养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兼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主任、四川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科普宣传专委会主任、四川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委会主任、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副主编。主要从事猪肉安全与营养健康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国际国内横向合作等科研项目30余项。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和Progress in Lipid Research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 件;主研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讲授《专业概论与新生研讨》《现代食品营养学》等课程,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1 门,参编出版国家级教材和专著7部,培养毕业博/硕士研究生3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