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在售现制果蔬茶门店规模第一,沪上阿姨升级果蔬茶配方,重塑茶饮健康新趋势
2025-05-21
在售现制果蔬茶门店规模第一,沪上阿姨升级果蔬茶配方,重塑茶饮健康新趋势
2025-05-21
三养跨界盐津:火鸡辣味破圈魔芋零食新赛道
2025-05-21
三养跨界盐津:火鸡辣味破圈魔芋零食新赛道
2020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在西宁顺利召开
2020-10-23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2020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于 2020年10月22-23日在西宁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杂志主办,青海大学和海北州农牧和科技局共同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肉类研究》杂志、《乳业科学与技术》杂志和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协办。本届会议共计有近300名代表参加,120余位国内外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食品杂志社社长、北京市食品酿造研究所所长赵燕教授担任主持人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教授致开幕辞
开幕式上,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王守伟院长作了精彩的致辞,他在发言中指出随着全球经济、人口的高速增长,肉类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依靠动物饲喂获取肉类以满足人类需求的传统肉类生产方式正经历严峻考验,并且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念已经从最初的满足于温饱发展成为追求高品质、方便快捷的消费,因此对营养价值高、食用便利、安全卫生的动物源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对动物源食品行业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教授认为此次会议的举办对于今后青海乃至全国特色动物源食品行业的发展和科技产品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也是青海大学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新时代现代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顿珠旺杰巡视员介绍到,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无公害超净区”,也是中国四大天然牧场之一,有机畜牧业得天独厚、发展优势明显,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科技支撑新增农牧业综合效益累计达220亿余元。
青海大学副校长梅生伟教授致欢迎辞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顿珠旺杰致辞
接下来,王院长为《食品科学》、《肉类研究》和《乳业科学与技术》编委会新聘编委现场颁发了聘书。
动物源性食品作为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创新性对国家及人民而言都至关重要。国家层面对科研创新提出来“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因此提高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以及科技创新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次会议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就动物源性食品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进行了交流分享,例如,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的王守伟教授针对培育肉制造、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熊幼翎教授针对植物基替代肉研发、吉林大学刘静波教授针对现代蛋制品加工关键技术、内蒙古农业大学的靳烨教授针对羊肉品质调控、中国海洋大学林洪教授针对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意大利帕尔玛大学兽医学院的Christos DADOUSIS研究员针对精准乳品业、意大利比萨大学Alessandra GUIDI教授针对COVID-19大流行时代的食品安全数字化挑战、广东海洋大学的刘书成教授针对鱼糜3D打印技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张德权研究员针对生鲜肉物流保鲜等前沿技术均发表了精彩报告。除此之外,本次研讨会就肉、水产、禽蛋、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现代化加工技术,贮藏、保鲜及运输,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副产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了深入探讨,2天时间安排10场共125个报告,场场都精彩!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届会议首次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把国际研讨会搬上云端,与国际国内专家视频连线,方便未能参会的专家学者和在会场的各位一起共享这次动物源食品会议的盛宴。在线观看视频直播的观众将近4万人。
这次研讨会不仅是对动物源食品产业发展和科研前沿的深入探讨,同时也是将动物源食品科技发展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近三百位中外学者聚集在此,共同探究当前动物源食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发展的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也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微信扫码登录即可关注直播间查看直播与回放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观看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