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六∣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专场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五∣综合报告五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四∣综合报告四
2025-05-24
第二届未来食品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分-分会场三∣综合报告三
研究进展 | 植物多糖的健康活性功效分析
2023-12-23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植物多糖
多糖可以从不同类型的植物中提取,例如草药,木本植物,灌木和藻类,以及植物的不同部分,例如根,花,种子,果实,叶子和树枝。多糖的结构特征来源于其分子量、单糖组成、分支性质和修饰性质。植物多糖具有多种活性功效,例如,抗氧化、抗突变、抗衰老、抑菌等功效,通过分析不同来源的植物多糖,阐明功效活性机制,应用到食品工业领域,进一步研发多糖功能性食品及保健食品,促进人类健康。
研究成果分享
Abstract
枸杞多糖(LPB)通过抑制ifn-γ途径缓解胰腺β细胞凋亡,通过抑制ifn-γ途径缓解胰腺β细胞凋亡,凋亡介导的胰腺β细胞死亡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促炎细胞因子激活胰腺β细胞的凋亡程序。因此,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诱导的细胞凋亡可以保护胰腺β细胞。枸杞果实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抗氧化食品,其药理作用部分是由LPB介导的。但LPB是否能抑制炎症因子诱导的β细胞凋亡尚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枸杞多糖可以通过抑制干扰素-γ(IFN-γ)通路来缓解胰腺β-细胞的凋亡。健康小鼠给予枸杞多糖可改善糖耐量。在链脲霉素诱导的β细胞损伤小鼠中,LPB可预防和持续给药,减轻高血糖,保护胰腺胰岛素含量。本研究发现LPB具有预防和保护胰腺β-细胞凋亡的新功能,其部分功能是通过抑制IFN-γ途径实现的。
Reference:
LI H M, TAO W H, XU X C, et al.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alleviate pancreatic β-cells apoptosis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IFNγ pathway[J]. 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 2023, 107: 105706. DOI:10.1016/j.jff.2023.105706.
本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超声波提取紫菜中多糖的工艺,比较煮沸法和超声提取法在多糖含量、单糖化合物方面的差异,并评价各因素对紫荆叶中多糖生物活性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和Box-Bohnken设计(BBD),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强度为180 W,提取时间为40 min,水料比为15:1 (g/g),多糖得率为(20.02±0.55) mg/g,高于沸腾提取((16.09±0.82)mg/g)。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多糖具有较高的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为1.2~1.4 mg/mL,优于煮沸提取的多糖。进一步分析表明,超声法纯化的Gla、N-Glu和GluA等多糖的总糖和糖醛酸含量均高于煮沸法。这可能表明超声波分离的多糖增加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本研究以超声波法提取紫菜多糖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波法和煮沸法提取五味子多糖中单糖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建模和分析。根据RSM的bdd设计,提取时间为40 min,水料比为15:1(g/g),超声强度为180 W。在此条件下,超声法制备的CCBLP得率为(20.02±0.55)mg/g,高于煮沸法制备的(16.09±0.82)mg/g。有趣的是,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提取的CCBLP比煮沸提取的CCBLP具有更高的DPPH、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单糖化合物的分析表明,超声CCBLP中有较高含量的糖醛酸,如Gla、N-Glu和GluA。这些发现进一步证明了超声低温和空化作用产生的多糖和糖醛酸含量越高,其抗氧化活性越强,但具体的结构-活性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Reference:
WEI Q, ZHANG Y H. Ultrasound-assisted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from Cercis chinensis and properites,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J].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23, 96: 106422. DOI:10.1016/j.ultsonch.2023.106422.
Abstract
Conclusion & Discussion
本研究采用半仿生提取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多糖得率。此外,抗衰老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具有延缓衰老、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以及改善体内氨基酸和脂类代谢的作用,这有助于加强我们对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的认识。这项研究为功能性食品和氨基酸代谢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然而,这些潜在的生物标志物与信号通路之间的确切关系仍然有限,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明确阐明。
Reference:
YANG X L, MIAO J, ZHANG B, at al. Study on semi-bionic extraction of 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nd its anti-aging activity in vivo[J]. 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3, 10: 120191. DOI: 10.3389/fnut.2023.1201919.
Abstract
Conclusion & Discussion
本研究观察到LPS暴露导致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显著下降,并伴有肠道损伤。然而,添加RPAP提高了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且与RPAP浓度呈正相关,说明RPAP可以恢复lps诱导的肠道微生物失调。
但相对于LPS组,RH组的肠道微生物主要成分更接近C组,提示肠道微生物结构有所改善。与之前的研究一致,本研究还表明,LPS暴露导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扰乱肠道微生物稳态。研究还发现LPS暴露导致一些致病菌如克雷伯氏菌、幽门螺杆菌和肠球菌显著增加。
本研究探讨了RPAP对LPS诱导小鼠肠道健康和微生物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RPAP能恢复LPS诱导的肠道损伤和肠道菌群失调,且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本研究填补了RPAP对LPS引起的肠道健康和微生物稳态影响的空白,表明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可能是RPAP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这些发现也扩大了对RPAP健康益处的认识,并为RPAP产品降低氧化应激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样本量相对较小,缺乏肠道代谢实验。
Reference:
LI A Y, DING J X, SHEN T, et al. Radix paeoniae alba polysaccharide attenuates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intestinal injury by regulating gut microbiota[J].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3, 1: 1064657. DOI:10.3389/fmicb.2022.106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