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吴彩娥教授团队在一区TOP期刊《INT J BIOL MACROMOL》发表研究论文

2024-01-03作者: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近日,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吴彩娥教授团队在食品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IF=8.2) 发表题为“Improved encapsulation effect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whey protein isolate by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cold plasma”的研究论文。硕士研究生徐婷为第一作者,吴彩娥教授为本文唯一通信作者,南京林业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芦丁作为一种天然的类黄酮苷,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和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但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较低。乳清分离蛋白作为天然的载体材料,可以用来提高活性成分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然而蛋白结构会影响其对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封效果。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DBD)作为一种非热、安全、环保的物理改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许多领域。为了提高乳清分离蛋白的包封效率,吴彩娥团队采用DBD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并研究其结构和性能的变化,之后再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芦丁/改性乳清分离蛋白纳米颗粒并探究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及纳米颗粒的稳定性。

研究表明:在30kV下,DBD短时间处理会导致乳清分离蛋白的二三级结构发生改变,暴露内部疏水基团,使得其与芦丁的相互作用位点增加,从而提高了包封效率。多光谱结果表明,芦丁在氢键和范德华力的驱动下,通过自发结合过程与改性乳清分离蛋白结合。且纳米颗粒在温度(0-100 ℃)、pH 2-9(pH 4-5除外)、盐离子浓度(0-100 mM)等不同环境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因此,DBD处理的WPI可作为功能性食品领域疏水性物质封装效率高的壁材。


项目资助

该研究工作获得了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220416)、国家重点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23YFD2201300)和江苏省高校科研项目(22KJB550009)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3.128556

吴彩娥,女,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食品贮藏与保鲜》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林特产品贮藏与加工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食品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经济林协会加工利用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奖、国家科技项目及省级各类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食品安全标准审评专家。从事农林可食用资源的精深加工、林果食品的采后生理及贮藏保鲜、林源功能性营养素的挖掘与安全控制、生物活性物质分析分离功能活性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及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为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和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 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3 项。已出版教材和著作15 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高质量SCI/EI学术论文200余篇。

徐婷,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林特产品贮藏与加工,研究课题为“短直链淀粉-DBD改性蛋白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芦丁缓释效果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