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在售现制果蔬茶门店规模第一,沪上阿姨升级果蔬茶配方,重塑茶饮健康新趋势
2025-05-21
在售现制果蔬茶门店规模第一,沪上阿姨升级果蔬茶配方,重塑茶饮健康新趋势
2025-05-21
三养跨界盐津:火鸡辣味破圈魔芋零食新赛道
2025-05-21
三养跨界盐津:火鸡辣味破圈魔芋零食新赛道
国家疾控局发布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 要求加强食育
2024-05-15作者:张卫来源:中国食品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近日,针对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近视、超重肥胖、脊柱弯曲异常、心理健康问题等,国家疾控局发布了《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通过行为与环境干预,提高学生常见病监测与干预效率,实现多病共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指南》把干预措施分为以下三级:
一级干预
1.推广适宜干预技术。疾控部门可以组织专业机构推广简单易行、效果可靠的干预适宜技术,倡导“6个1”健康生活方式。
(1)保障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校内和校外日间户外活动各1小时。
(2)久坐1小时需要起身活动10分钟。
(3)以娱乐为目的的视屏时间每天小于1小时。
(4)三餐就餐时间相对固定,相差不超过1小时(比如每日早餐就餐时间均在7时左右,最早不早于6时,最迟不迟于8时,午餐晚餐以此类推)。
(5)早睡早起,每天减少夜间接触光源刺激1小时。
(6)每天亲子交流1小时和互动1刻钟(15分钟)。
2.改善学校健康环境。疾控部门可以组织专业机构配合教育部门指导学校改善教学生活卫生环境,加强学校健康教育。
(1)指导学校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引导学生保证在校充足的身体活动时间。
(2)指导学校配备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并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配课桌椅。
(3)加强学校饮水、食堂、厕所、宿舍等环境卫生监测和监督,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标准要求。
(4)指导学校合理配餐、健康烹饪,加强食育。
(5)指导学校培训专(兼)职健康教育教师,指导健康教师将多病共防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
(6)指导学校制作适宜的多病共防健康教育材料。
3.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疾控部门可以组织专业机构配合学校、社区、家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常见的健康问题,提供适用的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控的知识和技能。重点从以下5个方面做好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行为习惯。
(1)身体活动。保证户外活动时间、积极参与学校体育课、课间操,丰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2)营养膳食。控制油盐糖,保证蔬菜水果、畜禽肉等蛋白质和钙的摄入。
(3)健康睡眠。满足各学段睡眠时间,保证睡眠质量,学习日和周末睡眠作息相对稳定。
(4)行为方式。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尝试吸烟饮酒,避免其他成瘾行为。
(5)视屏时间。控制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睡前不玩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
二级干预
1.早期发现高危群体。疾控机构积极探索联合学校和医疗机构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利用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数据,及时发现远视储备量不足、体重持续增加、情绪变化大的学生,加强监测随访,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防止单一健康问题向多病共患进一步发展。
2.进行分级管理。依据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结果,建立多病共防重点防控档案,进行多病分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群体,细致制定并差异化实施防控方案。
3.针对重点人群开展干预。对于存在高危行为(比如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缺乏、视屏时间过长、膳食不合理、含糖饮料摄入过多和睡眠不足等)或处于不良环境(比如课桌椅高度与身高不匹配或者学习场所的采光照明过暗或过亮)的学生,疾控机构可与家庭、学校和社区联动,帮助学生改变高危行为,改善不良环境。
三级干预
1.及时明确多病共患情况。对筛查中发现的多病共患学生,疾控机构可以配合学校,指导家长及时带学生到专业机构确诊和治疗,建议学生遵照医嘱治疗,并定期随访。
2.加强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有条件的疾控机构可以跟进重点人群的筛查和转诊档案,结合档案资料、转诊诊断以及随访信息,加强重点人群的干预力度。建议疾控机构及时更新学生健康监测数据、诊疗进展与康复情况等信息,确保防控工作的科学性与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