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跑在风险前 食品才能更安全

2023-09-19作者:1112来源: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违法添加、微生物污染、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这些食品安全隐患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部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不合格的食品并未流入市场,便被拦在门外。但难免有一些漏网之鱼侥幸进入,搅浑了一汪清水。此时,监管部门便如一把利剑,将漏网之鱼一网打尽。

  2023年央视“3·15”晚会曝出的“调出来的假香米”事件甚嚣尘上。据该节目揭露,市面上部分品牌所销售的“泰国香米”并非泰国生产,部分产品是由香精勾兑而来。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多方关注。回望2022年的央视“3·15”晚会,当时曝出的“土坑酸菜”相关问题以及“造假红薯粉条”事件也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食品安全问题被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背后,体现出人们对食品安全性的日益重视。

  经过多年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人们逐渐形成了健康、科学的食品消费意识,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随之提升。而整体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需要企业的自律和政府的监管。正如上文提到的“调出来的假香米”“土坑酸菜”“造假红薯粉条”等食品安全问题,其根源在于部分企业的不自律,当食品企业企图越过食品安全红线之时,监管部门要重拳出击,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将其消除于萌芽状态。重拳出击的支撑和依据便是监管部门的日常抽检工作,这是判定食品是否安全的重要环节。

  重拳直击违法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