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登勇教授:肉制品产业发展应顺应消费者需求
2025-05-27
美食地理:不是豆腐的神仙豆腐
2025-05-27
美食地理:不是豆腐的神仙豆腐
2025-05-27
首农食品集团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守护品质生活-新质生产力赋能首都“舌尖”安全
美食地理:不是豆腐的神仙豆腐
2025-05-27作者:肖智群来源:中国食品责任编辑:食品界 字体A+AA-
湘西南洞口县有这样一种民间传统食品,它虽然名叫豆腐但却不是豆腐,原料是山间一种野生树叶,这种神奇食品就是让我心心念念的神仙豆腐。
神仙豆腐源自一则神话传说。相传,宋末元初硝烟四起、战乱不断,叠加连年干旱,土地颗粒无收,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洞口县的洞口塘居住着一个姓萧的老者,奄奄一息之际在梦里奇遇观音菩萨。菩萨告诉他,将豆腐柴的树叶榨汁,待其凝固后即可充饥、饱腹,然后又将具体的制作过程告诉了老者。老者醒来说与家人听,众人皆喜不自禁,立马行动起来,果然制作出了一种绿莹莹的豆腐状东西,而且清香扑鼻、味道鲜美。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便把这种食品叫作“神仙豆腐”,把豆腐柴叫作“神仙树”。
豆腐柴是雪峰山的一种野生直立灌木,属马鞭草科,又称腐婢、豆腐木、观音柴等。豆腐柴的叶片呈卵状,长3—13厘米、宽1.5—6厘米,有兰、玫瑰、梅等多种香味,其叶片中的果胶含量高达30%,这是它能制作出神仙豆腐的主要因素。此外,豆腐柴的树叶还含有蛋白质、17种氨基酸,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等含量较高,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保健原料。据《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食性本草》等药典记载,豆腐柴的叶具有清热解毒、开胃生津、明目去火、强筋健骨、降低血压等功效,还能医治疟疾、痢疾、毒蛇咬伤、无名肿块、酒后头痛等症。
正因豆腐柴叶具有多重保健功效,20世纪70年代之前,雪峰山区的人家长期用它制作神仙豆腐,既当饭充饥也作菜享用。
神仙豆腐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先将鲜嫩的豆腐柴叶反复清洗干净,接着将水烧开,待水温降至80℃左右时浇在豆腐柴叶上,确保能将叶子烫软、烫熟。然后用冷水漂洗烫熟的豆腐柴叶,并用手反复揉搓直至出现青翠的浓汁,将其倒进白色纱布袋用力挤压,把过滤后的汁液倒入桶中,而后添入配置好的草灰水(水与草灰的比例是10︰3),同时用手轻轻搅拌,使二者融为一体。最后将盛放汁液的桶静置半小时,待其自然凝固成块即可。
因为是用绿叶做成的,所以神仙豆腐的颜色绿如翡翠,且凝而不碎,吃起来鲜嫩爽滑。不过,刚制作好的神仙豆腐有些苦味,最好放在清水中泡一会儿,浸泡时间越久,苦味越淡,也可以加入红糖水、白醋,以减少苦味。在洞口县,人们发明了神仙豆腐的多种吃法,可将捣碎的姜、蒜、葱、青椒、嫩花椒叶子放在神仙豆腐上,再加入凉开水、老酸水食用;可与凉粉一起切成薄片,加上剁椒、姜、蒜、葱花等调料做成凉拌菜;可与木耳、黄花菜、肉丸、酸菜、鸡肉等一起炒食……
现如今,神仙豆腐的制作技艺已被列入湖南省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洞口县的传统特色食品,引来了四面八方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