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食”刻:土豆情深

在我们的日常餐桌上,土豆是极其普通的一种蔬菜,但是我却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记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前后,新年的余温尚未散尽,走亲访友的喜悦还挂在眉梢,农人们便开始了劳作。等到遇上晴好天气时,父亲便走向屋檐下,去拿悬挂在那里的去年留存的土豆种。它们在竹筐里静静蛰伏,历经寒冬,却怀揣着春日新生的梦想,长出了嫩黄的小芽。父亲取下竹筐,动作轻柔地将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土豆种捧在手中,细细端详,眼神里满是期许。若

2025-08-20

记忆“食”刻:舌尖上的菜叶香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夏天的绿叶蔬菜鲜嫩可口,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既能消暑降温、清热润燥,又能为餐桌增添一道美味。大自然中可吃的叶子有很多,我们家最常吃的是山芋叶、南瓜叶和芝麻叶。山芋叶其实就是红薯叶,是我家乡最常见也最受我们青睐的一种叶子。山芋苗刚长出来不久,我们就开始采摘叶子吃,一直可以吃到挖山芋的时候。小时候家贫,每到夏天母亲就会到地里采摘嫩嫩的山芋叶,然后给我们炒着吃

2025-08-15

美食地理:东北麻辣拌

在东北,总有一团热气蒸腾的烟火在街角飘扬。红底黄字的“麻辣拌”招牌之下,不锈钢大盆里堆着色彩斑斓的食材,老板娘操着铁勺搅动酱料的脆响混着辣椒油的香气,构成了东北特有的市井交响曲。而这碗看似随意的拌菜里,藏着关东黑土地最鲜活的美食暴击。 细说麻辣拌的由来,还要追溯到1997年的抚顺矿区。那时候,下岗潮让不少人陷入迷茫与困顿中,此时,矿工食堂里四川师傅带来的麻辣烫在东北大地上悄然生根又变得入乡随俗。当

2025-08-01

记忆“食”刻:又到炎夏,想念故乡的凉粉

我的故乡靠近岭南,夏日时骄阳似火、酷暑难耐,让人唇干舌燥乃至烦躁不安。此时,人们便渴望来一些清热祛暑、凉心润肺的吃食,于是清爽软滑、状如果冻的凉粉便应运而生。在我的故乡,凉粉有白色、黑色、绿色三种,风味各异,皆受欢迎。白凉粉是用薜荔果做成的。薜荔喜热、喜湿、耐阴,多长在溪边、崖畔、桥墩等地,其藤缠缠绕绕,其叶密密匝匝,常年是翠绿颜色,枝头结出的果子状如小巧玲珑的灯笼,尚未成熟时通体碧绿,成熟后就变

2025-07-31

美食地理:潮汕炒麻叶

如果要选择一种青菜来代表潮汕人,私认为非麻叶莫属。著名美食家蔡澜先生也说,这种菜只有潮州人才懂得欣赏。在我的家乡潮汕,麻叶算是一种青菜,一说采自黄麻,一说采自红麻。我上网查了一下,不敢确定红麻与黄麻是否为同一种,家中长辈又说是一种叫“甜麻”的麻叶。不过,不管是哪一种麻植,最常见的作用是制造麻绳与麻布袋,因其外皮韧、纤维多,吸湿性能又好,故经久耐用,是上佳的材料。以前的穷苦人家不想浪费麻叶,便摘回家

2025-07-25

记忆“食”刻:怀念故乡的野杨梅

我的故乡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清水江北岸的大山里,沿江一带的莽莽群岭中有一片8400多亩的原始森林,里面生长着杨梅树、锥栗树、猕猴桃树等诸多果树,实为村寨的“后花园”、村民的“百宝箱”。蝉是盛夏的“歌唱家”,夏至一登场,它就开始高亢鸣唱,此时,杨梅树上的杨梅也开始慢慢变红,大人们便三五成群地上山去摘杨梅。原始森林离寨上有四五公里,那里山深箐密、溪涧纵横。大人们摘杨梅时得披荆斩棘,特别费劲,往往天快黑时才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