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为大家汇总了两所高校食品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预调剂公告通知,分别为(一)安徽农业大学、(二)浙江农林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小编从官网上截取了安徽农业大学2020年咨询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的通知,复制链接http://yjs.ahau.edu.cn/info/1005/2349.htm至浏览器即可查看通知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简介:
1994年,安徽农学院茶业系与蚕桑系合并,成立轻工业学院,并创办了包装工程专科,成立了茶叶研究所;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轻工业学院;农机系农产品加工机械教研室和园艺系园产品加工教研室并入轻工业学院,创办了农产品加工专科班;1996年创办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本科专业,轻工业学院增设食品系;蚕桑系调出轻工业学院,成立校直属的蚕业丝绸系;2004年校内院系专业大调整,包装工程和艺术设计教研室调出轻工业学院,与蚕业丝绸系合并,成立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2004年,轻工业学院更名为现名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机构设置 茶与食品科技学院设有茶业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食品营养与安全系、中华茶文化研究所、茶与食品产业化技术研究所、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学院建设有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院牵头组建有安徽省茶产业技术体系、大别山区农林特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是安徽省茶业学会和安徽省农产品加工技术协会的依托单位,安徽省普通本科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合作委员会常任主任委员单位。学院现有全日制在读本科生1100余人,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和博士后约500人。
学科概况 学院开办了茶学、茶学(茶文化与贸易)、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卫生与营养学5个本科专业;拥有茶学、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粮油、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工程(专硕)、食品加工与安全(专硕)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茶学、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两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建有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茶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和安徽省重点学科,是安徽省首批设立“知名专家”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茶学专业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并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茶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学科入选安徽省面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奖补资金项目。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为安徽省重点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安徽省特色专业。
科教平台 依托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建有安徽省实验室(2018)、科技部和安徽省共建的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2015)、茶叶化学与健康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16)、农业部茶叶加工与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1998)、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4)、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2008)、农业部茶叶加工技术集成与研究基地(2017)、安徽省农产品加工工程实验室、合肥市农产品加工研究院、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安徽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建)。学院在校外建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校大杨镇农业园教学茶园与茶叶加工厂、茶叶机械厂、庐江郭河皖中综合试验站茶树品种园与食品加工中试基地、金寨县大别山综合试验站特色品种茶园、皖南试验站茶树种质资源圃、皖垦集团麻姑山茶树资源圃等,同时还拥有大益爱心茶室、一盏年华·祥源茶吧、“享味坊”食品有限公司、“格子铺”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
人才队伍
专业特色
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是在茶学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农产品与食品科学两大主干学科基础上组建成立的。旨在以强带弱、推陈出新,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优势,围绕重点优势领域,以重大项目计划为引领,组建跨学科的协同创新团队。
茶学学科将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发挥茶学基础研究和学科体系健全的特色,开展以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为重点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与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巩固学科在茶树次生代谢、茶叶清洁化加工、茶与健康等研究领域的优势和特色,把学科建设成为国际茶叶科学研究领域一流的研究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聚集和学术交流基地,最终达到引领我国茶学科学技术创新、支撑茶产业健康发展两大目标。
食品学科重点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打造畜产品加工、淀粉与粮食加工、发酵食品加工三个优势方向,在园艺产品加工与贮藏、茶叶深加工方向上与茶学学科和园艺学科形成交叉,在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质量安全方向上与茶学学科实现全面融合发展,形成安徽农业大学食品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方向。
浙江农林大学
一、成绩查询
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安排,报考浙江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20日19时左右发布,考生可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浙江考试”微信公众号查询本人成绩。
报考浙江农林大学考生如果准考证遗失,请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重新下载准考证并妥善保管,考生也可参照附件1根据身份证号查询本人准考证号。
二、成绩复查
报考我校考生的各科成绩均经过严格审核及复核。如考生对成绩确有疑问,可在本通知附件中下载、填写《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复查申请表》(附件2),将含有身份证正反两面扫描件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复查申请表》扫描件的压缩包命名为“考生编号+姓名+申请复查科目代码、名称”,于2月24日前发送电子邮件到20070067@zafu.edu.cn,逾期不予办理。根据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工作要求,复查仅限于核对有无漏批,以及结分、登分有无差错,每人限查一门科目,如该科目成绩有误,则可查所有可查科目。复查结果将于3月12日前通知考生。
三、复试安排
我校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启动复试分数线公布、预调剂、复试录取等相关工作。相关工作安排将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jszs.zafu.edu.cn/)、研招微信公众号“浙江农林大学研招在线”(zafuyzb)等网络平台提前告知,敬请各位考生留意。
四、温馨提示
如有任何与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的问题,考生可咨询报考学院的研究生秘书老师(各招生学院联系方式详见附件3),也可以发送邮件至20070067@zafu.edu.cn,我们会及时回复。
在此,温馨提示各位考生,除报考人数超过招生计划数较多的学科专业,我校复试分数线一般为国家一区分数线。国家分数线公布前,我校不对研究生初试成绩进行排名,考生无需询问排名情况及能否进入复试及录取。请安心在家做好复试准备,不因假期而懈怠,耐心等待正式通知。
小编整理出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的联系方式,复制链接https://yjszs.zafu.edu.cn/info/1003/1975.htm至浏览器即可查看通知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简介:
学院设有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作物学四个一级学科,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产前、产中、产后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其中,园艺学和作物学为省级一流学科。
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30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具有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4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7人,占专任教师的96.03%。学院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1人,浙江省高等学校特聘教授(钱江学者)2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3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人,省钱江人才计划资助2人,其他国家级、省级人才5人。
学院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努力建设成为浙江大地“农业人才培养与培训的基地”。现有园艺、作物、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术型硕士点,园艺、设施农业、作物、种业、植物保护、食品加工与安全6个农业推广硕士点;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茶学6个本科专业,以及园艺(观赏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粮油储检)、食品质量与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技术)3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优势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2012年起,农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质量与安全等4个专业为浙江省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事业编制);2015年起,食品科学与工程(粮油储检)为浙江省粮食系统定向培养粮油储检人员。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目前在校本科生1496人,硕士研究生218人。
学院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进教学与实践、科研与技能的紧密结合,积极鼓励学生融入教师的科技创新,努力培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近3年,本科生获得各类科研创新训练项目资助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10项,省科技创新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资助15项;学生第一作者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一级期刊9篇,核心期刊16篇;荣获“挑战杯”等各类省部级奖项10余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学生毕业考取“985”、“211”等高校研究生比率达20%以上,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比率达10%以上,出国留学、自主创业等比率达5%以上。学院单独设有“拜耳”、“勿忘农”、“萧农”等企业奖学金。
学院紧密围绕浙江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浙江大地“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的高地”。近3年,开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达37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9项,省部级项目80项,研究经费突破6500万元;已发表学术论文34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90多篇;授权专利55项。与我省杭州、宁波、温州等22个市(县、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一大批科研成果得到转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5年来,学院共派出省级科技特派员58人次,其中有13人次被授予“浙江省功勋科技特派员”、“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