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资讯动态
发酵法提取牡丹膳食纤维工艺
2017-07-21 11:33:41 1305
字体 A+ A A-

果蔬加工 国家发明专利

本发明采用几种微生物菌种混合发酵,选取最佳发酵时间,最适合培养温度,适宜的接种量,控制合适的发酵pH,从而得到质量优越的膳食纤维。本发明所使用的发酵法比化学提取法得到的膳食纤维有较高的持水力和得率。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为进一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牡丹叶膳食纤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大大促进牡丹产业化。技术成熟可靠,可转化为生产力。600万元设备投资,1万平米的厂房。早在2000多年以前人们就知道了纤维类食品的重要性。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世界范围内才掀起了研究膳食纤维的热潮,特别是在Trowell提出膳食纤维有可能对抗现代“文明病”后,受到了来自不同领域科学家,包括医生、营养学家、膳食家、食品科学家、生物化学家以及与食品法规及营养教育有关的科学决策者的广泛重视。又因其独特的持水(油)性、膨胀增容性、整合吸附性等多种理化性质,表现出较多的生理功能,如改善肠道菌群、预防和治疗肠道疾病、缓解冠心病、防止胆结石和肥胖等。一些西方国家在膳食调查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建议摄入量。但是不同的原料和制作方法,得到的膳食纤维成分和功效不一。目前,制取膳食纤维多以米糠、麦麸、黑麦、燕麦、豆渣等谷物、水果的皮、外壳为原料,而从牡丹叶中提取膳食纤维的研究尚为空白,而且其受花期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形成了种植地区花开时,经贸和旅游活动繁荣,花落时节惨淡经营的不良局面,每年都有大量的牡丹资源白白浪费掉。如果加强对牡丹综合利用的研究,势必会将牡丹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引向深入,让牡丹这一“花中之王”更大限度地造福人类。近年来,主要采用传统的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但它们对天然成分的破坏较大,制取后的产品生理活性大大降低。因此,一些学者尝试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取膳食纤维,以克服上述问题。目前该法在果皮原料制取膳食纤维时使用。研究中大多以乳酸菌,绿色木霉等微生物作为菌种,但是绿色木霉的安全性研究尚不确定。本发明所实用的发酵法比化学提取法得到的膳食纤维有较高的持水力和得率。此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为进一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牡丹叶膳食纤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大大促进牡丹产业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