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月龄和部位乌珠穆沁羊AMPK活性与肉品质的关系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70 发表时间: 2023-07-10
作者: 薛宝玲,宋晓彬
关键词: 乌珠穆沁羊;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糖酵解;肉品质;骨骼肌
摘要:

为研究乌珠穆沁羊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骨骼肌一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糖酵解相关指标和肉质相关指标的内在变化规律,选取3、6、9 月龄乌珠穆沁羊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腰大肌,分别测定其AMPK活性、肌糖原含量、乳酸含量、己糖激酶(hexokinase,HK)活性、pH值、剪切力和色泽等指标。结果表明:AMPK活性升高时pH24 h值、红度值(a*)明显下降,并呈显著负相关(P<0.05);剪切力随着月龄增大而降低(P<0.05),腰大肌黄度值(b*)最大,背最长肌b*最小,腰大肌a*变化规律与b*相同,股二头肌与背最长肌a*变化规律与b*相反;同一部位肌糖原含量与月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背最长肌最大,股二头肌最小(P<0.05),乳酸含量变化规律与肌糖原含量总体相同;HK活性与月龄呈正相关(P<0.05),腰大肌最大,股二头肌最小(P<0.05),AMPK活性随着b*、肌糖原总体含量、6 月龄与9 月龄乳酸和HK活性升高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高活性状态的AMPK能够刺激磷酸化过程中糖酵解的关键酶HK、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酶活性升高导致pH值下降快、乳酸含量增加,呼吸方式变为无氧呼吸,剪切力增大导致嫩度与熟肉率降低,表明AMPK活性的变化对宰后羊肉糖酵解和肉质有一定的影响。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