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资讯动态
记忆“食”刻:让爱延续的珍珠圆子
2025-09-24 10:19:58 中国食品 134
字体 A+ A A-

周末一早,我来到灌县(今都江堰市)南桥半边街。老茶馆的水还没有烧开,拐角处的那间小瓦屋已飘出袅袅白雾,糯米夹着竹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我踏着青石板路来到瓦屋,只见老板娘正好揭开蒸笼,将那些碧绿粽叶上的珍珠圆子(又叫元子)放入瓷盘中,立刻勾起我腹中馋虫的涌动。

昔年,爷爷带我到镇上小街,我第一次吃到了珍珠圆子。那圆子雪白、柔软,馅心是肉和菜,味道让人久久难以忘记。后来,我常跟爷爷念叨要再去吃一次,可当时家里的条件并不宽裕,再加上路途稍远,我的愿望就一直没能实现。有一次,我竟在梦中大喊道:“爷爷,我想吃圆子!”奶奶知道我的心思后,便自己动手做起来。

第一步是浸泡糯米。奶奶将糯米洗净后放进清水里浸泡3—4个小时,让糯米充分吸收水分,变得饱满而柔软,然后沥干,这是保证珍珠圆子口感软糯的关键。第二步是准备馅料。做咸口的肉馅时,先将三肥七瘦的新鲜猪肉剁碎,加入葱、姜、盐、料酒、胡椒粉等调料,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直到肉馅上劲,这样调出的肉馅鲜嫩多汁、味道醇厚。制作甜口的豆沙馅时,先将红豆提前泡胀,煮熟后用小火慢慢熬煮成细腻的豆沙,再加入糖油,翻炒至豆沙变得浓稠、香甜。第三步是制作圆子。把已经备好的馅料搓成直径2—3厘米的小球,放入糯米中滚动,让糯米均匀地包裹住小球,珍珠圆子便成型了。第四步是上笼蒸制。将做好的圆子放入蒸笼,用大火蒸15—20分钟,待到满室飘香时,可口的珍珠圆子就大功告成了。

奶奶揭开锅盖,雪白的珍珠圆子晶莹剔透,泛着淡淡的光泽,糯米天然的谷物清香裹着烟火香气立刻钻进我的鼻孔,诱惑着舌尖上的味蕾跳动起来。透过圆子外层的糯米,隐约能够看到内部馅料的色泽:咸口的肉馅呈现出诱人的肉粉色,鲜嫩而富有质感;甜口的豆沙馅,则是深沉而浓郁的红褐色。

我一下子吃掉两个圆子,享用第三个时才开始慢慢品尝。只觉得外层的糯米细腻、绵软,在齿间轻轻滑动,里面的肉馅鲜嫩多汁、口感丰富,既有鲜肉的扎实质感,还有各种调料的鲜美滋味,口感层次分明又和谐统一。甜口馅的珍珠圆子则是另一种口感,豆沙的甜蜜与糯米的软糯完美结合,给人一种温柔而甜蜜的味觉体验。

在灌县,品尝珍珠圆子时通常会搭配青城山的红白茶。它不是红茶和白茶,而是用青城山的樟树叶泡的茶,既可解咸口圆子的油腻,又可消甜口圆子的甜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的人们已经将红白茶改成了其他茶。

虽然奶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是她的手艺并没有失传,而是到了母亲手里。每当我想吃珍珠圆子时,她就会像奶奶一样为我做上一回。这些珍珠圆子里藏着奶奶和母亲两个人的爱,所以吃起来更加有滋有味,让人回味无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