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资讯动态
祝贺《食品科学》青年编委范大明教授、毛相朝教授荣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2022-11-14 15:47:16 青塔 1459
字体 A+ A A-

11月12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在浙江温州举行,《食品科学》青年编委范大明教授、毛相朝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其中范大明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在此,《食品科学》向两位编委表示衷心的祝贺!

中国青年科技奖于1987年设立的,是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该奖项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设立,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表彰奖励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中作出突出成就的青年科技人才。

中国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届,每届表彰不超过100名,由当届获奖者中产生的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者不超过10名。30多年来,已有约1500位青年科学家获奖。近10%的获奖者当选院士,其中60位当选中科院院士,82位当选工程院院士。


专家介绍



范大明 教授

江南大学

范大明,男,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江南大学,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博士后。曾任食品学院副院长、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2021年11月起任江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长期从事食品物理加工和冷冻调理食品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入选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杰出青年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企业横向课题等20余项。以第1完成人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各1项,以第1发明人获授权专利30余项。以第1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0余篇,担任《Food Science & Nutrition》副主编(IF=2.863),《未来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和《食品研究与开发》编委,《食品科学》青年编委。
现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法典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冷冻调理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轻工业冷冻调理水产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毛相朝 教授

中国海洋大学

毛相朝,男,1981年6月生,中国海洋大学筑峰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海洋食品生物制造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和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主要从事水产品生物加工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工程化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学术论文80余篇,主编/主译教材著作4部,获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成果在10余家企业推广应用。科研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励5项,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杰出青年奖、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等荣誉称号。

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兼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生化过程模型化与控制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水产资源高值化利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食品学报》、《未来食品科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肉类研究》编委和《食品科学》青年编委等学术兼职。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