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引起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过敏原食物之一,如何降低大豆的致敏性,保证大豆食品的安全,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大豆中的过敏原蛋白很多,大致可分为种子储藏蛋白、结构蛋白和防御相关蛋白。其中7S球蛋白组分中的Gly m Bd 30 K和Gly m Bd 28 K,β-伴大豆球蛋白中的Gly m Bd 60K是3种主要的过敏原。近几年来,以热加工法、酶处理法、超高压法和基因工程法等为代表的大豆脱敏技术研究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其中,热加工法与酶处理法已经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超高压法作为一种新的大豆脱敏技术,由于它对大豆的营养价值和风味影响较小,越来越受到食品工业的关注,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基因工程法则是食品脱敏的新技术,它可以消除食物原料过敏原性,但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仍饱受争议,能否实际应用于脱敏仍待进一步研究。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