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荔枝采后生理与保鲜关系研究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35 发表时间: 2017-06-07
作者: 吴建生, 李关荣, 李永良, 谢旭华
关键词: 荔枝|内源乙烯|呼吸强度|不平衡失水|褐变|
摘要:

研究了采后荔枝内源乙烯的动态变化规律与其果实的呼吸生理的关系和果皮褐变与果皮水分输导的关系。结果表明,荔枝果实内源乙烯合成的旺盛阶段在采后初期,峰值达0.195μl/kg.h,与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一致;乙烯相对稳定释放时产量在0.04~0.09μl/kg.h之间。试验后期果实小部分褐变斑块产生,乙烯释放量微有上升,可能与其生理趋向衰竭有关。观察到果皮局部水分缺失难以从邻近获得补充,表明荔枝果皮的水分输导性较差,失水不平衡对果皮组织影响极大,果皮褐斑产生的最初原因可能是生理性的,而非病源性的,荔枝果实的采后保鲜首先应着重解决生理问题、其次才是病理问题。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