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藏食品的加工最后一道工序,是杀菌冷却,为了保持各种食品的色、香、味和组织结构的固有特点,只能采用商业性杀茵。所以罐头内不是绝对无菌的。加以罐头密闭如不严,或冷却水内含有细菌,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在所难免。因此,成品检验,往往检出一些腐败性微生物,甚至能检出为数不多的致病菌。一般的惯例是,凡是成品中未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即使检出多量的腐败性微生物,而罐头内容物未酸败变质,则毫无例外的放行,出厂销售。因此,罐头在仓贮运售中,因环境因素的变化,罐头内的这些腐败性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使内容物酸败变质,有一部分罐头形成胖听,成为废品。如果将这些罐头投放到市场或销售到国外,而发生酸败或胖听,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无法估计的。这种事例,屡见不鲜。1983年,就四川省几个生产出口罐头厂,肉类罐头检样11,908听,长菌者566听,占检样数的4.75%。水果罐头检样4,614听,长菌者511听,占检样数的11.07%。蔬菜罐头检样37,000听,长菌者2,658听,占检样数的7.15%。三者平均长菌率为6.95%。该年出口罐头,运往口岸(上海),肉类罐头8,990石吨,水果罐头4,812吨,蔬菜罐头36,882,8吨,在口岸复查,仅胖听罐头一项,就分别检出13.07吨,2.237吨,12.264吨,共计57.55吨,胖听率平均为0.17%。对比之下,成品中检出菌的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