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屠宰方式对蒙古羊应激及羊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34 发表时间: 2019-09-26
作者: 王德宝,王晓冬,郭天龙,王莉梅,纳 钦,张园园,李 慧,梁俊芳,翟 琇
关键词: 蒙古羊;屠宰方式;血液指标;应激;食用品质
摘要:

以内蒙古蒙古羊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抹脖子屠宰、掏心式屠宰及电击晕屠宰对蒙古羊应激及羊肉食用品质的影响,利用生化分析仪等仪器对蒙古羊血液指标及食用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电击晕后屠宰,肉羊血液中乳酸含量、皮质醇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及肌酸激酶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 种方式,肉羊在屠宰过程中应激反应也最小;相比于抹脖子及掏心式屠宰2 组,电击晕组羊肉的蒸煮损失率较低,而嫩度高于抹脖子组,且与掏心组差异不显著,红度值(a*)高于上述2 组,且电击晕组羊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最低;营养方面,电击晕及掏心式屠宰可提高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因此,从肉羊屠宰食用品质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比较,电击晕屠宰方式可以减小肉羊应激反应,提高肉羊屠宰企业的经济效益,符合动物福利屠宰要求。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