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二次接种时间对腊肉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63 发表时间: 2022-03-23
作者: 毛永强,贠建民,赵风云,艾对元,张紊玮,何奎,王睿,武淑娟
关键词: 腊肉;复合发酵剂;二次接种发酵;挥发性风味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摘要:

为探究二次接种时间对腊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以分离自传统陇西腊肉中的优势菌株木糖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xylosus)为前发酵剂(第0天添加),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复配剂为后发酵剂,分别在发酵前期(第6天)、发酵中期(第10天)和发酵后期(第14天)接种制作腊肉,同时以自然发酵为对照。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和主成分分析,对二次接种发酵腊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发酵前期接种组(F-6)、发酵中期接种组(F-10)和发酵后期接种组(F-14)腊肉中分别检出38、51、57、43 种挥发性风味化合物,其中接种发酵剂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F-10组腊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最丰富,挥发性物质中ROAV大于0.1的种类也相对较高。壬醛、苯甲醛、(E,E)-2,4-癸二烯醛、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1-辛烯-3-醇是复合发酵组的关键风味物质。感官评价结果显示,F-10组腊肉的腊香味更加明显,且评分最高。说明接种该复合发酵剂能显著增加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P<0.05),且在发酵中期(F-10)进行二次接种更有利于腊肉风味的形成,可为人工接种发酵腊肉提供理论参考。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