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定不同养殖模式对青海牦牛背最长肌挥发性风味物质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传统放牧和育肥6 个月2 种养殖模式下的12 头2~3 岁龄成年公牦牛背最长肌作为实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肌肉中风味物质组成,同时测定2 种养殖模式下牦牛背最长肌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2 组样品均检出13 种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5 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MUFA)和7 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放牧组牦牛背最长肌脂肪酸相对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SFA(40.77%)>PUFA(35.15%)>MUFA(24.07%),育肥组为SFA(44.72%)>MUFA(40.10%)>PUFA(15.18%);2 组样品共检出32 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酮类4 种、醛类10 种、酸类2 种、酯类1 种、醇类5 种、烯类2 种及芳香类8 种,放牧组牦牛背最长肌中检出26 种,育肥组检出30 种。综上,育肥模式对牦牛肉脂肪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具有较大影响。
2023年第37卷 2022年第36卷 2021年第35卷 2020年第34卷 2019年第33卷 2018年第32卷 2017年第31卷 2016年第30卷 2015年第29卷 2014年第28卷 2013年第27卷 2012年第26卷 2011年第25卷 2010年第24卷 2009年第23卷 2008年第22卷 2007年第21卷 2006年第20卷 2005年第19卷 2004年第18卷 2003年第17卷 2002年第16卷 2001年第15卷 2000年第14卷 1999年第13卷 1998年第12卷 1997年第11卷 1996年第10卷 1995年第09卷 1994年第08卷 1993年第07卷 1992年第06卷 1991年第05卷 1990年第04卷 1989年第03卷 1988年第02卷 1987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