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收获期对两种粳稻综合品质的影响分析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42 发表时间: 2017-10-10
作者: 刘 兵,汪 楠,邵小龙,时小转,汪 峰
关键词: 收获期;综合品质;快速黏度分析特征谱;蒸煮特性;主成分分析
摘要:

为了探讨收获期对两种粳稻综合品质的影响规律及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并为优化水稻田间管理和提 高稻谷加工产品质量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对抽穗后36~66 d的南粳5055和南粳9108分期收割,测定干基千粒质量、 外观品质、加工特性、快速黏度分析(rapid viscosity analyzer,RVA)特征谱和蒸煮特性等指标,对数据进行单因 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南粳5055和南粳9108分别在抽穗后48~54 d的干基千粒质量和 总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在抽穗后36~66 d内,南粳5055和南粳9108的大米表面明度L*值先 逐渐增大,后期没有显著变化(P>0.05),a*和b*值则逐渐减小,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别在抽穗后第54天和第48 天增长至峰值,后期略有下降。RVA特征谱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都呈现“V”字形的变化趋势,两者极显著正相关 (P<0.01);消减值和糊化温度先增加后降低,回复值和峰值时间随收获期变化不显著(P>0.05)。两种粳稻蒸 煮硬度分别在抽穗后48~54 d降低至最小值,前者与崩解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减值呈极显著负相关 (P<0.01);胶黏性逐渐降低,收获期对其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基于对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这两种 粳稻的综合品质可由加工特性和营养成分、稻米蒸煮性能和煮熟米饭口感3 类重要指标来描述。收获期对两种粳稻 整体品质指标影响显著,适时收割会提高稻米的外观色泽和整精米率,改善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蒸煮品质;本次实 验条件下南粳5055在抽穗后48~54 d、南粳9108抽穗后54~60 d收割可获得较佳的综合品质。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