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川省各市县收集猪肉样品130 份,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大肠杆菌后VITEK进行鉴定,采用K-B法药敏实验测试大肠杆菌对10 种药敏纸片的耐药性。琼脂稀释法测定大肠杆菌对3 种季铵盐消毒剂的MIC值,PCR扩增10 种季铵盐类消毒剂耐药基因。结果表明:130 份猪肉样品中分离大肠杆菌96 株,分离率为73.85%,其中73株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TET(64.58%)、AMP(37.50%)、S(32.29%)、K(21.88%)、KF(20.83%)、CIP(18.75%)、CN(9.38%)、SAM(6.25%)、CAZ(2.08%)、CRO(2.08%),共产生了28 种耐药谱,TET是最主要的谱型;96 株大肠杆菌对季铵盐消毒剂BC、DDAC、CTAB的MIC分别为:16~64 μg/mL、8~32 μg/mL、64~256 μg/mL;QACs耐药基因检出率分别为ydgE/F(81.25%)、mdfA(50%)、sugE(c)(45.83%)、emrE(36.46%)、 qacEδ1(19.79%)、qacF(17.71%)、qacE(14.58%)、sugE(p)(3.13%),qacG-未检出。共检出42 种消毒剂耐药基因组合(1.04%~12.50%)。sugE(c)、qacF基因与氨基糖苷类及AMP耐药相关,qacEδ1基因与AMP耐药相关。四川省肉源大肠杆菌污染情况较严重,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及多重耐药相对较低,对季铵盐类消毒剂MIC较高,消毒剂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强对其检测。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