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本实验旨在研究黑灵芝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r大鼠,给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 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尾静脉注射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分别给予双蒸水、二甲双胍以及高(100 mg/kg mb)、中(50 mg/kg mb)、低(25 mg/kg mb)剂量黑灵芝多糖,连续灌胃4 周后检测生化指标,分析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观察肠道的病理学改变;采集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黑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检测粪便中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含量。结果:黑灵芝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肠道的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通过调控血糖水平、降低血脂水平和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起到抗糖尿病作用。此外,黑灵芝多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糖尿病大鼠肠道微生物的物种构成,显著增加Cya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上调有益菌如Lactobacillus、Roseburia、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产酸菌Oscillospira、Ruminococcus、Coprococcus的相对丰度,增加SCFAs中丁酸的分泌;下调Prevotella和CF231的相对丰度,减少丙酸含量。结论:黑灵芝多糖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具有一定调控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变大鼠肠道中微生物的结构组成,进而调节SCFAs的分泌,SCFAs通过被肠道细胞利用和进入血液循环对各个组织起到保护作用。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