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加工肉制品中杂环胺的研究进展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56 发表时间: 2017-06-07
作者: 姚 瑶,彭增起* ,邵 斌,王蓉蓉,靳红果
关键词: 杂环胺|加工肉制品|安全
摘要:

存在于加工肉制品中的杂环胺主要包括氨基咪唑氮和氨基咔啉两大类,两类杂环胺大多数都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特别是2- 氨基-3- 甲基IQ 咪唑并[4,5-f]喹啉(IQ),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归类为“对人类高可疑致癌物(2A 级)”。长期研究表明,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和加工时间的延长,杂环胺含量显著上升;原料肉的种类会对产品中杂环胺含量产生影响;此外肉汁和肉汤中的杂环胺含量也是评估其每日摄取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杂环胺的结构、分类、生物毒性、提取检测方法等进行综述,重点述评影响其形成的因素,以增进公众对杂环胺的认识。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