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牛源性大肠杆菌O26热休克-酸应激响应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09 发表时间: 2021-12-07
作者: 宓晓雨,张苏,王思亓,赵王晨,禹金龙,林思棋,王龙凤,江芸
关键词: 大肠杆菌O26;热休克;乳酸应激;存活;应激基因
摘要:

为探讨热休克-酸应激对大肠杆菌O26存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本实验收集的22 株牛源性O26为对象,首先进行乳酸和盐酸耐受实验,进而选取乳酸耐受性能不同的菌株混合进行热休克-酸应激存活实验,最后选取1 株代表菌株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应激2 h和4 h时一般应激基因rpoS、酸应激基因(asr、ycfR、gadA)、热应激基因(rpoH、dnaK、clpB和groEL)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乳酸或盐酸处理2 h后22 株O26存活菌数均显著下降(P<0.05),耐受程度呈现菌株差异,且同一菌株对乳酸、盐酸的耐受有差异。与正常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对照组相比,5 株O26混菌酸应激和热休克-酸应激均导致存活菌数逐渐下降,而热休克-酸应激组存活菌数高于酸应激组,表明热休克发挥交叉保护效应,增强了O26抗酸能力。酸应激导致菌株G10Z1应激相关基因表达基本下调,而热休克-酸应激组与酸应激组相比上述基因的表达基本上调,表明热休克的交叉保护作用与上述基因表达水平的增加有关。提示食品实际生产加工中,当非致死性热处理与酸化联合使用时应注意交叉保护可能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增加的现象。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