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获得高活性功能多肽,实现水产蛋白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本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响应面试验,优化金枪鱼暗色肉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双酶酶解条件。将所得的酶解液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离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进行多肽分子质量测定,利用Discovery Studio中CDocker模块对其中的优势肽进行功能预测,并进一步采用体外活性实验比较酶解液和合成多肽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和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金枪鱼暗色肉在双酶质量比1∶1、固液比1∶4、加酶量2%、酶解温度51 ℃和酶解时间5 h条件下,获得61.01%的最佳水解度。经分子对接发现,优势肽为VSSK和EPR,可与具有抗氧化功能相关的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和降血压相关的ACE对接。体外实验进一步证明酶解液的DPPH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0.204 mg/mL,ACE IC50为2.321 mg/mL;合成多肽VSSK的DPPH IC50为3.050 mg/mL,ACE IC50为2.914 mg/mL;合成多肽EPR的DPPH IC50为3.368 mg/mL,ACE IC50为4.857 mg/mL;酶解液比合成多肽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和ACE抑制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金枪鱼暗色肉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