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基于微生物群落调控的尼泊尔葡萄球菌对低盐发酵鱼露风味品质的改善
来源:导入 阅读量: 3 发表时间: 2025-04-09
作者: 吴金峰,章航嘉,胡释,蒋家兰,郦萍,顾青,韩佳润
关键词: 尼泊尔葡萄球菌;低盐发酵鱼露;理化特性;微生物群落;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关性网络
摘要:

以一株高产酶和降解生物胺能力强的耐盐菌株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 7MR-3作为发酵剂生产低盐鱼露,研究接种发酵对低盐鱼露发酵过程中pH值、氨基酸态氮(amino acid nitrogen,AAN)、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s)等理化特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风味物质生成的影响。接种发酵能够提高低盐鱼露中AAN的质量浓度,发酵3 个月可达0.65 g/100 mL,高于自然发酵鱼露(0.60 g/100 mL);显著抑制尸胺、组胺、精胺和腐胺的生成,其含量在发酵末期较自然发酵鱼露分别下降了20.29%、39.23%、32.04%和18.74%。16S rRNA细菌群落分析表明,接种发酵能够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且接种和未接种S. nepalensis 7MR-3的低盐发酵鱼露微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差异。气相色谱-质谱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在检测到的118 种挥发性成分中,不接种和接种发酵低盐鱼露3 个阶段的差异风味物质分别有16 种和19 种。进一步构建相关性网络图结果发现,低盐接种发酵鱼露中这些关键的风味物质主要由嗜盐海芽孢杆菌属、冷杆菌属、厌氧球菌属、四联球菌属、拟杆菌属、葡萄球菌属、棒杆菌属和芽孢杆菌属产生,且葡萄球菌属与3-甲基丁酸、苯乙醇、苄基甲基酮、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其在低盐鱼露风味物质的产生中发挥核心作用。因此,S. nepalensis 7MR-3可作为鱼露工业化生产的基础微生物发酵剂,用以改善低盐快速发酵鱼露的风味和安全品质。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