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不同糯米/粳米共混体系凝胶化行为及年糕品质
来源:食品科学网 阅读量: 117 发表时间: 2019-09-26
作者: 胡文轩,陈洁,许飞,陈玲
关键词: 糯米/粳米共混体系;流变学特性;凝胶化行为;动力学;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年糕
摘要:

以糯米/粳米共混体系为对象,研究不同糯米、粳米质量比(糯粳比)对共混体系的糊化特性、流变学特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对共混体系凝胶的动态流变学性质(储能模量(G’)、凝胶化速度(ʋg)与加速度(αg))加以分析,探究其凝胶化反应动力学行为,通过共混体系的特性分析年糕品质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糯米/粳米共混体系为弱凝胶体系,随糯米组分比例的增加,体系热糊的稳定性及冷糊的成胶性显著改变,黏度、衰减值及回生值显著减小(P<0.05),且非等温及恒温动态流变学特性中G’与ʋg降低,相位角正切(tan δ)、活化能(Ea)及αg升高,频率扫描中糯粳比1∶2.5~1∶2.0共混体系的tan δ曲线在低频区逐渐平滑;而低糯米组分共混体系(糯粳比1∶3.0~1∶5.0)在1∶3.0处的凝胶特性变化达到临界值,可形成较好的网格结构,且体系的吸水率较高,凝胶的稳定性较好。随糯米组分比例的增加,Power-Law拟合模型中的稠度系数及触变环面积减小,流动特性指数增大,即剪切稳定性、触变性更好,致使年糕的糊化度不断减小,在糯粳比1∶3.0时达到临界值90.48%;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中997 cm-1/1 155 cm-1、1 020 cm-1/1 155 cm-1、1 654 cm-1/1 155 cm-1峰面积比的变化证明糯米组分比例的增加可增强共混体系键合水分子的能力,其键合的水分子通过与直链淀粉单螺旋结构之间的作用和扩大无定形区来改变凝胶化行为;糯粳比1∶3.0的共混体系无针状部分的形成,网格结构致密,且孔径大小及分布均匀,同时年糕的吸水率与弹性达到最大。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