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学术科研之先,创食品科技之新
—— 中国食品杂志社
期刊集群
凤丹牡丹果荚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分析
来源:导入 阅读量: 44 发表时间: 2025-02-18
作者: 张延萍,张晨曦,左海超,高迪,吴琪琪,宋亚飞,赵李缘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牡丹果荚;抗炎和抗菌;分子对接;网络药理学
摘要: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牡丹果荚的生物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证明其存在开发和利用的潜力。通过对牡丹果荚提取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其含有88 种成分,其中17 种成分被选为网络药理学研究对象,对应219 个靶点。在基因本体论分析中,交集靶点主要涉及对异源物质刺激的反应等生物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的富集结果主要包括糖尿病并发症中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之间的分子对接结合能都低于-5.0 kJ/mol,可以稳定结合。综上,牡丹果荚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参与多种生物过程来发挥抗炎和抗菌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牡丹果荚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