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验研究不同运载体对南美白对虾中虾青素消化吸收的影响,以期为虾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分别采用薄膜超声法和反溶剂沉淀法成功制备虾青素脂质体与虾青素微胶囊,并对其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壁材含量过多会导致体系不稳定,进而影响包埋率,脂质体中的稳定剂胆固醇并非越多越好,经条件优化后制得的两种包埋物都能达到85%以上的包埋率,其中脂质体的包埋率略高于微胶囊,综合考虑采用的虾青素微胶囊工艺条件为玉米醇溶蛋白质量分数2.5%、虾青素储备液质量分数0.005%、超纯水pH 7,虾青素脂质体的工艺条件为大豆卵磷脂质量分数4%、胆固醇质量分数0.6%、虾青素储备液质量分数0.004%;用粒度仪和透射电镜对样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样品颗粒粒径都在100 nm左右,表面圆润,包埋结构完整;在贮藏稳定性实验中,微胶囊冻干粉末有最高的保留率(82.57%),但在同样为液体形式保存时,虾青素微胶囊的保留率低于虾青素脂质体。在抗氧化能力方面,包埋后的虾青素抗氧化能力高于同浓度的虾青素油溶液。胃肠道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证明,两种包埋物的虾青素消化率在86%以上,但脂质体稍低于微胶囊,说明两种包埋物均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虾青素不受胃液影响,经胃液消化后,都能在肠道环境中缓慢释放,保证虾青素在肠道被吸收利用;Caco-2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稀释5 倍和10 倍的虾青素油、微胶囊、脂质体对Caco-2细胞没有毒性,而且能够抑制细胞内因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水平,其中虾青素脂质体的吸收、转运效率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吸收分布实验表明虾青素、油脂、卵磷脂、玉米醇溶蛋白能够被Caco-2细胞吸收,但由于条件限制,Caco-2细胞吸收虾青素脂质体和虾青素油更多。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