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广谱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ABX)构建伪无菌小鼠模型,探究其对小鼠肠道运动和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的影响。以两歧双歧杆菌CCFM1167为阳性菌株,另从4 株两歧双歧杆菌中筛选并评估不同菌株对的肠道功能障碍及ENS的调节作用。通过使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运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表征ENS和肠屏障的损伤情况。研究结果表明,ABX处理显著影响小鼠肠道结构和功能,表现为肠道形态的改变、肠道蠕动减慢以及粪便含水率增加,且肠道微生态严重失衡,伴随着ENS和肠屏障的损伤。应用两歧双歧杆菌进行干预后,发现两歧双歧杆菌CCFM1389显著缩短了肠道转运时间,将粪便含水率调整至接近正常对照组,有效调节了肠道运动障碍。此外,CCFM1389显著提高了结肠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PGP9.5和肠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S100β和GFAP的基因表达水平,表明其对ENS具有修复作用。CCFM1389还显著提高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Claudin-3、ZO-1)的表达水平,从而改善肠道屏障的损伤,且效果优于阳性菌株CCFM1167。肠道菌群分析结果显示,CCFM1389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的结构和组成,维护肠道微生态平衡。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CFM1389有效调节ABX诱导的肠道运动障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有益菌Akkermansia、Bifidobacterium、Lachnoclostridium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致病菌Escherichia_Shigella、Enterococcus的相对丰度,从而修复ENS和肠道屏障,调节肠道运动。
2023年第44卷 2022年第43卷 2021年第42卷 2020年第41卷 2019年第40卷 2018年第39卷 2017年第38卷 2016年第37卷 2015年第36卷 2014年第35卷 2013年第34卷 2012年第33卷 2011年第32卷 2010年第31卷 2009年第30卷 2008年第29卷 2007年第28卷 2006年第27卷 2005年第26卷 2004年第25卷 2003年第24卷 2002年第23卷 2001年第22卷 2000年第21卷 1999年第20卷 1998年第19卷 1997年第18卷 1996年第17卷 1995年第16卷 1994年第15卷 1993年第14卷 1992年第13卷 1991年第12卷 1990年第11卷 1989年第10卷 1988年第09卷 1987年第08卷 1986年第07卷 1985年第06卷 1984年第05卷 1983年第04卷 1982年第03卷 1981年第02卷 1980年第01卷
电话: 010-87293157
地址: 北京市丰台区洋桥70号
版权所有 @ 2023 中国食品杂志社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60050号 京ICP备14033398号-2